【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铁路道岔是工务工程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是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中的最薄弱环节。道岔岔区病害易导致晃车、脱轨等威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严重后果,因而始终是铁路线路检查、维修的重点。由于制造、安装误差以及长期服役后结构状态劣化,尖轨与滑床台板产生离缝,影响列车过岔平顺性,同时加剧尖轨轨底与滑床台板的接触应力。尖轨轨底与滑床台板之间接触为刚性接触,一旦轨底离缝产生,列车冲击荷载作用下轨底接触应力急剧增大,降低道岔尖轨的疲劳性能。既有高速道岔维修规则中,要求尖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不得超过2mm,当超过限值后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2、现有的技术手段使用塞尺中合适厚度的尺片在尖轨轨底逐一反复滑塞,确认尖轨轨底与滑床台间隙大小,既有方法测试精度低、测量工作量大。且既有用塞尺的测量方法受测量人员经验影响,在不用位置进行塞尺测量可能得到不同结果,无法有效评价可动轨件轨底与滑床台板接触状态。
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铁路道岔尖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沿所述测量横梁(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均沿所述测量横梁(1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探针部(31)相对所述第二探针部(32)靠近所述固定组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多个所述第二探针部(32)分为多组,每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沿所述测量横梁(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均沿所述测量横梁(1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探针部(31)相对所述第二探针部(32)靠近所述固定组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多个所述第二探针部(32)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探针部(32),且多组探针沿所述测量横梁(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所述第二探针部(32)均为一个,所述第一探针部(31)和/或所述第二探针部(32)到所述测量横梁(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轨底离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30)还包括至少一个探针安装部(33),所述探针安装部(33)设置在所述测量横梁(1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且每个所述探针安装部(33)上分别设置有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永磊,代冲,刁云峰,易强,高原,王树国,王璞,杨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