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76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座椅;行走组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在全地形车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用于为驱动电机提供电力;动力电池位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之间,动力电池至少部分位于座椅的下方,且动力电池为能量型电池;驱动电机至少部分位于车架的后部,且驱动电机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之间。通过将驱动电机位于车架的后部,使动力电池位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之间,从而使全地形车的重心分布较为合理,进而提高全地形车在行驶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多数全地形车,例如utv(多功能全地形车,又称农夫车, utilityvehicle)等,其动力系统都是以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源,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同时在全球兴起节能减排的产业运动中,高排放的传统车已不符合人们对汽车环保提出的要严苛严重。

2、现有技术中,utv适用于沙滩越野、山区载货、农场作业等多种功能,因此utv对车架结构和重心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在utv行驶过程中,其重心的位置极为重要。此外,utv对续航能力的要求较高,从而可以使 utv工作的时间更长,进而满足农业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稳定性较高且续航能力较好的全地形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等于50AH且小于等于60A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倍率为大于等于3C且小于等于8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等于50ah且小于等于60a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倍率为大于等于3c且小于等于8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部,所述第一电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之间;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部,所述第二电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后轮和所述第二后轮之间。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