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5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及车辆,属于储电装置技术领域。该电池包括箱体、多个条形底座、电芯模组、冷却组件、多个条形顶座、端板组件和加热装置,多个条形底座间隔固定于箱体的底壁上,条形底座包括第一垫部和固接于第一垫部上端的第一分隔部,电芯模组包括多块电芯,电芯的底部放置于第一垫部上,并且相邻两块电芯通过第一分隔部的分隔有间隙,冷却组件设置于箱体的底壁上并与电芯的底壁接触,条形顶座包括第二垫部和固接于第二垫部下端的第二分隔部,第二分隔部插接于间隙中,端板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与条形顶座的两端可拆卸固接,加热装置设置于条形顶座上并与电芯接触,以加热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电,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作为混动phev车型常使用的功率型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特有的电化学特性,使其在复杂工况下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聚集大量的热量。温度作为整车动力电池控制系统重要影响因素,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及内阻等参数具有重要影响。而众所周知,电池理想工作环境温度为25℃~40℃,单体电芯间温差不宜超过5℃。为了解决动力电池在高低温环境中不同用户行驶工况条件下产生的热量不均、热失效和热失控等问题,良好高效的冷却和加热方式成为混动phev电池结构设计中极为关键技术。

2、现有的解决方式采用以下两种:

3、一是自然冷却及风冷结构设计,自然冷却及风冷结构设计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无冷却液泄漏及成本低的优点。但是随着整车架构及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和功率特性的要求提升,电池的产热量也逐渐增加,自然冷却及风冷方式已基本不能满足散热的需求。

4、二是液冷设计,相比自然冷却及风冷,液体介质的比热容大,换热系数高,成为电动车电池的热管理的主要手段。现有的液冷结构通过在相邻两块电池之间灌注胶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第一管(41)、第二管(42)、多个口琴管(43)和导热硅胶垫(44),第一管(41)和第二管(42)平行固接于所述箱体(1)的底壁上,所述口琴管(4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管(41)和所述第二管(42),所述第一管(41)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411),所述第二管(42)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421),所述导热硅胶垫(44)铺设于所述口琴管(43)的上端并与所述电芯(31)的下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管(43)与所述条形底座(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第一管(41)、第二管(42)、多个口琴管(43)和导热硅胶垫(44),第一管(41)和第二管(42)平行固接于所述箱体(1)的底壁上,所述口琴管(4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管(41)和所述第二管(42),所述第一管(41)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411),所述第二管(42)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421),所述导热硅胶垫(44)铺设于所述口琴管(43)的上端并与所述电芯(31)的下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管(43)与所述条形底座(2)相间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水泵、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水泵的一端和所述出水口(421)均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进水口(411)与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电芯(31)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装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部(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智蓝芯钰韦映竹黄武荣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