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金属迁移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2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金属迁移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阻挡结构,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相连,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相连;所述阻挡结构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所述阻挡结构用于阻挡金属迁移。本公开实施例能改善电极中金属迁移的问题,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改善金属迁移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电子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

2、相关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外延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半导体层远离衬底的表面,第二半导体层具有露出第一半导体层的凹槽,第一电极位于凹槽且与第一半导体层相连。

3、然而,当led处于有温度、湿度以及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发生定向移动。当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时产生电子云,电子云给电极中的金属离子以力的作用,发生金属迁移。特别是电极中较活泼金属如cr、al等极易在电场下沿着电场方向移动,或者带动外层包覆的au同时发生移动。随着迁移的逐渐发生并加剧,当第一电极中的金属迁移至与第二电极连通时,极易造成led的漏电甚至短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20)、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和阻挡结构(40),所述外延层(2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21)、多量子阱层(22)和第二半导体层(23),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1)相连,所述第二电极(32)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2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40)包括阻挡凹槽(41)和阻挡凸起(4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40)包括阻挡凹槽(41),所述阻挡凹槽(41)从所述第一半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20)、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和阻挡结构(40),所述外延层(2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21)、多量子阱层(22)和第二半导体层(23),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1)相连,所述第二电极(32)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2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40)包括阻挡凹槽(41)和阻挡凸起(4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40)包括阻挡凹槽(41),所述阻挡凹槽(41)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1)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31)的一侧延伸,或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23)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32)的一侧延伸;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挡结构(40)包括阻挡凸起(42)的情况下,所述阻挡凸起(42)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42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绘凝栗伟江平夏章艮刘传桂佘晓敏王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