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06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包括沿隧道中隔墙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连接在所述底梁上的门架和设在所述门架上的工作平台;所述底梁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包括铰接端和支撑端;所述第一液压杆能在垂直于所述底梁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摆动。本技术通过在底梁的侧面设置第一液压杆,控制台车垂直于行走方向的横向双向位移调整,相比于传统机械牵引及人工移动施工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台车,尤其是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


技术介绍

1、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中,长隧道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紧急抢险的需要,必须在隧道中间设置中隔墙,中隔墙通常采用薄壁钢筋混凝土墙构造。但在长隧道施工过程中从工期及成本安全等方面考虑,往往同时对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及中隔墙进行施工,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且施工机器具多,施工组织及协调困难,中隔墙施工时需考虑隧道开挖洞渣及初支支护材料及二次衬砌防水、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运输问题。这导致中隔墙施工效率低下和施工工期延长,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2、在中隔墙钢筋施工过程中,当机械牵引台车前进方向控制困难或遇到隧道曲线段时,传统台车在牵引过程中台车作业平台偏离中隔墙施工面较远或较近时,需人工使用撬棍等方式,对中隔墙台车进行横向移动调整,由于台车自重大,人员调整困难而且很难一次调整到位。

3、另外,传统台车一般为单侧设置钢筋台车,台车需完成对隧道衬砌顶部与中隔墙钢筋交接处施工缝凿毛处理及双层钢筋的安装工作。以中隔墙厚度400mm为例,传统台车作业平台距离内层钢筋距离200mm,则距离外侧钢筋距离为600mm,施工人员在施工缝处理和钢筋安装时距离最远处作业面距离为600mm,人员操作费劲且现场施工质量难易保证。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钢筋台车在施作中隔墙时,工作平台需要多次人工调整或通过调整仍不能提供合适的工作作业平台,操作不但费时费力且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钢筋台车在施作中隔墙时,工作平台需要多次人工调整或通过调整仍不能提供合适的工作作业平台,不但操作费时费力且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2、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包括沿隧道中隔墙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连接在所述底梁上的门架和设在所述门架上的工作平台;

4、所述底梁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包括铰接端和支撑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所述底梁的侧面,所述支撑端不与所述底梁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能在垂直于所述底梁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摆动;当所述支撑端摆动至接触地面时,所述铰接端高于所述支撑端。

5、进一步地,所述底梁为左右间隔布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底梁平行设置在所述门架的底部。

6、进一步地,两根所述底梁相对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液压杆。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支撑端铰接有钢板。

8、进一步地,每根底梁内侧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液压杆,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在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门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工作平台设在所述门架靠近隧道中隔墙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顶层工作平台,所述顶层工作平台包括顶部工作横梁,所述门架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朝向所述隧道中隔墙;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顶部工作横梁外侧,所述顶部工作横梁能沿所述套筒水平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层工作平台下方的多个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固定工作平台包括底部工作横梁;所述底部工作横梁数量与所述固定工作平台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固定工作平台和每个所述底部工作横梁对应连接,所述底部工作横梁平行固定在所述门架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顶层工作平台底部设置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设在所述套筒下方;所述第二液压杆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工作横梁上;所述顶部工作横梁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伸缩带动所述顶层工作平台沿垂直于所述底梁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移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门架顶部设有顶层门架平台,所述顶层工作平台和所述顶层门架平台等高且相邻设置。

1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通过在底梁的侧面设置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能在垂直于所述底梁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摆动,当所述支撑端摆动至接触地面时,再加压调节控制第一液压杆伸缩,由于所述铰接端高于所述支撑端,进而控制台车垂直于行走方向的横向位移调整,使得液压台车能够以自动方式调整其与隧道中隔墙的距离,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相比于传统机械牵引及人工移动施工效率高,能有效的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中隔墙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1)、连接在所述底梁(1)上的门架(4)和设在所述门架(4)上的工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为左右间隔布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底梁(1)平行设置在所述门架(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底梁(1)相对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液压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6)的支撑端铰接有钢板(6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每根底梁(1)内侧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液压杆(6),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6)在沿所述底梁(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4)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工作平台设在所述门架(4)靠近隧道中隔墙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包括顶层工作平台(51),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包括顶部工作横梁(12),所述门架(4)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端朝向所述隧道中隔墙;所述套筒(13)套设在所述顶部工作横梁(12)外侧,所述顶部工作横梁(12)能沿所述套筒(13)水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下方的多个固定工作平台(52),所述固定工作平台(52)包括底部工作横梁(11);所述底部工作横梁(11)数量与所述固定工作平台(52)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固定工作平台(52)和每个所述底部工作横梁(11)对应连接,所述底部工作横梁(11)平行固定在所述门架(4)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底部设置第二液压杆(14),所述第二液压杆(14)设在所述套筒(13)下方;所述第二液压杆(14)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架(4)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工作横梁(12)上;所述顶部工作横梁(12)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伸缩带动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沿垂直于所述底梁(1)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顶部设有顶层门架平台(41),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和所述顶层门架平台(41)等高且相邻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中隔墙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1)、连接在所述底梁(1)上的门架(4)和设在所述门架(4)上的工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为左右间隔布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底梁(1)平行设置在所述门架(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底梁(1)相对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液压杆(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6)的支撑端铰接有钢板(6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每根底梁(1)内侧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液压杆(6),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杆(6)在沿所述底梁(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4)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工作平台设在所述门架(4)靠近隧道中隔墙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中隔墙钢筋施工的双向调节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包括顶层工作平台(51),所述顶层工作平台(51)包括顶部工作横梁(12),所述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培培纪鑫伟陈雅南蒋坪临刘国强周小航仝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