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1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包括:收集隧道的工程信息,查明隧道现状轮廓;根据工程信息及隧道现状轮廓,确定隧道目标轮廓;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反分析周边荷载分布曲线;通过决策树模型计算施工参数,完成治理方案设计,并进行隧道治理;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预测典型时刻周边荷载;基于典型时刻的隧道周边荷载,设计施工方案,计算隧道收敛变形轮廓;在典型时刻进行监测,根据误差确定是否调整施工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隧道治理方案对经验性依赖过大,加固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考虑周边施工的影响,更加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全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隧道工程,尤其涉及盾构隧道变形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地面资源紧张的城市地区,地铁隧道通常采用不占用地上空间的盾构法修建。盾构隧道由多块管片通过螺栓连接,相比于整体结构在横向刚度与整体性上存在不足,因此在外界水土荷载的长期作用或周边临近施工的扰动下,隧道通常会产生收敛变形,即在横断面内从正圆轮廓变为椭圆轮廓。当隧道的收敛变形不断发展时,管片易产生裂缝、掉块等病害;轨道易发生变形、错位等问题;信号设备易出现受损故障,这些问题均会影响隧道结构安全与列车运行。而当收敛变形达到一定值后,隧道轮廓甚至可能侵入列车限界,引发严重的运营事故。

2、目前在盾构隧道收敛变形的治理中,可主要分为检测与施工两个流程。在检测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测量等手段,获取隧道的现状内轮廓,以此判定需要修复的区段。施工可依照先后顺序进一步分为调整变形与提升刚度两个阶段。在调整变形阶段,通过以微扰动注浆为主的手段调整既有隧道的收敛变形至合理值,之后待隧道收敛变形值稳定后,通过以钢环加固为主的隧内加固手段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待治理的地铁盾构隧道的工程信息中,所述工程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查明隧道收敛变形的现状轮廓中,所述隧道收敛变形的现状轮廓表示为每环管片各角度下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现状轮廓与目标轮廓对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进行反分析,得到现状轮廓下的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以及目标轮廓下的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包括:>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待治理的地铁盾构隧道的工程信息中,所述工程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查明隧道收敛变形的现状轮廓中,所述隧道收敛变形的现状轮廓表示为每环管片各角度下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现状轮廓与目标轮廓对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进行反分析,得到现状轮廓下的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以及目标轮廓下的隧道周边荷载分布曲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工程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计算隧道治理方案的施工参数,完成治理方案设计,并进行隧道治理中,所采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为决策树算法模型;在所述基于、、工程信息以及得到的施工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对远期隧道周边荷载进行预测,计算典型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珍聂小凡华福才张雷何纪忠张连卫王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