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49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领域,针对现有的模具回收处理时破坏方式造成的人工的劳动强度大、回收效率低、且无法对模具进行自动化的破坏回收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进料室,进料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挤压室,挤压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下料室,下料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分拣室,分拣室的一侧设置有粉碎室,分拣室的底部下端连接有支撑腿。本技术结构新颖,可自动完成对模具的破坏以及回收过程,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且有一定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2、而在3d打印的过程中,有许多工厂的打印材料形状比较复杂,常规工艺开模具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而采用可破坏的一次性模具,在完成造型之后破坏模具将产品取出,在产品取出后,现有的模具破坏方式多由人工手动破坏,随后进行收集,人工的劳动强度大、回收效率低、且无法对模具进行自动化的破坏回收,为此提出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模具破坏方式造成的人工的劳动强度大、回收效率低、且无法对模具进行自动化的破坏回收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进料室,所述进料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挤压室,所述挤压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下料室,所述下料室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分拣室,所述分拣室的一侧设置有粉碎室,且所述分拣室的底部下端连接有支撑腿,通过支撑腿辅助整体装置稳定的架设于地面;

4、所述进料室内部设置有遮挡帘,所述遮挡帘的底部下端连接有弹簧柱,所述进料室底部下端连接有遮挡板;所述挤压室外部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贯穿挤压室外壁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分拣室内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连接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底部下端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粉碎室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防护斜面,所述防护斜面的底部下端设置有粉碎柱,所述粉碎柱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粉碎柱运转以对挤压成型的模具进行粉碎,以完成对模具的破坏和回收。

5、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一端连接于遮挡帘的底部下端,所述弹簧柱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料室的内壁,遮挡帘可以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在挤压板运作对等待破坏回收的模具进行挤压时,防止挤压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四处飞溅,由于模具的材料不同,部分模具的材质较为坚硬,遮挡帘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安全事故。

6、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下端两侧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连接于支撑板的两侧底部以及挤压室内部底板两侧,所述挤压板的底部下端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在待破坏回收的模具完成挤压过程后,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可带动支撑板向下打开,使挤压塑形后的模具向下落入分拣室内腔,进行下一回收环节。

7、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连接处的底部下端连接有连接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实现上升和下降,通过连接件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相对位置固定。

8、优选的,所述粉碎室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分拣室的一侧表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通过分设出料口以区分不同材质和对应回收方式的模具,以便于区分和收集。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采用本技术结构后,通过挤压室对模具进行初步的破坏,使较为坚硬的模具直接完成破坏回收的效果,同时能够对其他材质的模具进行塑形,以便于下一步回收环节的进行。

11、2、同时分设出料口,对不同材质的模具采用不同的破坏和回收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回收效率。

12、3、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全程通过装置完成,只需人工手动完成对分拣室的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上升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力,且可自动化完成对模具的破坏以及回收的过程,有一定的实用性。

13、综上所述,采用本使用新型结构后,可自动完成对模具的破坏以及回收过程,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且有一定的回收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进料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室(1)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挤压室(2),所述的挤压室(2)的底部下端设置有下料室(3),所述的下料室(3)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分拣室(4),所述的分拣室(4)的一侧设置有粉碎室(5),且所述的分拣室(4)的底部下端连接有支撑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柱(9)的一端连接于遮挡帘(8)的底部下端,所述的弹簧柱(9)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料室(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板(13)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的支撑板(14)的底部下端两侧设置有万向球(15),所述的万向球(15)连接于支撑板(14)的两侧底部以及挤压室(2)内部底板两侧,所述的挤压板(13)的底部下端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面(17)和第二斜面(18)连接处的底部下端连接有连接件(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室(5)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6),所述的分拣室(4)的一侧表面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进料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室(1)的底部下端设置有挤压室(2),所述的挤压室(2)的底部下端设置有下料室(3),所述的下料室(3)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分拣室(4),所述的分拣室(4)的一侧设置有粉碎室(5),且所述的分拣室(4)的底部下端连接有支撑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柱(9)的一端连接于遮挡帘(8)的底部下端,所述的弹簧柱(9)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料室(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模具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智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方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