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160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0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包括中央机架和机臂,机臂绕中央机架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机臂上安装有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的动力件;相邻两个机臂之间通过连接臂进行连接,以在外侧形成一个大抗扭闭室。由于机身的整体结构、动力分布的比较均匀,能够更好的保障无人机的飞行平衡性、稳定性、高效性。另外,飞行电机所产生的反扭矩,能够通过机臂、连接臂所形成的大抗扭闭室传递相互抵消;而因飞行电机转速不对称所产生的反扭矩,则由于中央机架所形成的小抗扭闭室传递相互抵消,以更好的消除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反扭矩,以进一步保障无人机的飞行平衡行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


技术介绍

1、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即遥控器)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控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在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监控传染病、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2、在传统的无人机中,其机身中的机翼通常只是简单的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右机翼的数量通常设有两个,且同一侧的两个机翼呈外倾角设置。这种机翼配置方式,仅仅考虑到机身左右两侧的对称性,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其飞行稳定性有待提高。因此,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

2、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包括中央机架和机臂;所述机臂固定安装于中央机架外周,且绕中央机架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机臂上均安装有动力件,以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机臂绕中央机架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其整体结构框架分布的比较均匀,且其动力同样分布的比较均匀,在无人机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机架(1)和机臂(2);所述机臂(2)固定安装于中央机架(1)外周,且绕中央机架(1)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机臂(2)上均安装有动力件(3),以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3)包括螺旋桨,且螺旋桨通过飞行电机进行驱动旋转;相邻两个所述机臂(2)之间通过连接臂(4)进行连接,且所述连接臂(4)布置于机臂(2)远离中央机架(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包括Y型管(21),所述Y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机架(1)和机臂(2);所述机臂(2)固定安装于中央机架(1)外周,且绕中央机架(1)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机臂(2)上均安装有动力件(3),以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3)包括螺旋桨,且螺旋桨通过飞行电机进行驱动旋转;相邻两个所述机臂(2)之间通过连接臂(4)进行连接,且所述连接臂(4)布置于机臂(2)远离中央机架(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包括y型管(21),所述y型管(21)的下肢为连接端(23),用于与中央机架(1)进行连接;所述y型管(21)中两个上肢之间安装有环型管(22),所述环型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y型管(21)中两个上肢的端部;所述y型管(21)中上肢与下肢之间的交叉点、环型管(22)两端与y型管(21)中两个上肢之间的连接点形成三个安装点位,以供动力件(3)进行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呈环形状,所述连接臂(4)与机臂(2)进行组装后,所述连接臂(4)与机臂(2)中的环型管(22)形成一个整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外圈层中的所述动力件(3)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内圈层中的所述动力件(3)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越彭辉刘惠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极目智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