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及其注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12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系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及其注液方法,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液桶连接件、液桶、注液爪件、出液嘴、支撑柱、安装板、电控组件、盖板、阶梯槽、连接管、注射管、电磁阀、液位柱安装板、液位柱、导线、金属柱和定位螺栓;电池液液位与液位柱底面的两根金属柱相触时,此时一个电信号发送给电控组件,电控组件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关闭,相较于使用流量计来控制注液量的方式,其无需担心气体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保证注液的精度,装置可同时对多个电池壳进行注液,且可独立控制每个电池壳的注液量,有利于提高注液的效率,装置既可以配合流水线进行作业,也可单独进行使用,有利于水系电池注液时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系电池生产,具体为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及其注液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系电池也称水系液流电池,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储能系统,在水系液流电池领域,一系列基于蒽醌、紫罗碱、二茂铁、氮杂芳环等有机结构骨架的分子,已展现了较为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电池液是水系电池不可缺少的,电池液是通过注液设备注入到电池壳内的,注液设备种类较多,只要能将电池液注入的设备都可称之为注液装置,如公告号:cn107195854b公开的水系动力电池注液工艺及装置便是注液装置的一种,由于电池壳体积和规格不同,不同批次的电池需要注液的量也不相同,在注液时需要控制注液量,现有的大都是通过流量计来控制和计算注液量,当液体中混合气体后,流量计的精度会受到影响,此时容易出现电池液注入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且现有的注液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个电池壳注液,且大都通过机器人对电池搬运,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及其注液方法,已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p>2、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阶梯槽(11),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的伸缩移动端安装有液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桶(4)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注液爪件(5),所述注液爪件(5)由连接管(51)、注射管(52)、电磁阀(53)和液位柱(55)构成,所述连接管(51)的一端与电磁阀(53)输入端连通连接,所述电磁阀(53)输出端与注射管(52)一端连通连接,所述电磁阀(53)一侧安装有与注射管(52)相互平行的液位柱(55),所述液位柱(55)内嵌入安装有两根金属柱(57),两个所述金属柱(57)的顶端均连接有导线(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阶梯槽(11),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的伸缩移动端安装有液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桶(4)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注液爪件(5),所述注液爪件(5)由连接管(51)、注射管(52)、电磁阀(53)和液位柱(55)构成,所述连接管(51)的一端与电磁阀(53)输入端连通连接,所述电磁阀(53)输出端与注射管(52)一端连通连接,所述电磁阀(53)一侧安装有与注射管(52)相互平行的液位柱(55),所述液位柱(55)内嵌入安装有两根金属柱(57),两个所述金属柱(57)的顶端均连接有导线(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桶(4)的底端面板呈环形等距设置有多个与液桶(4)内部连通的出液嘴(6),出液嘴(6)上安装有阀门,连接管(51)远离电磁阀(53)的一端与出液嘴(6)的底端连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53)一侧固定连接有液位柱安装板(54),所述液位柱安装板(54)顶面开设有用于液位柱(55)安装的通孔,所述液位柱(55)滑动安装在液位柱安装板(54)的通孔内,所述液位柱安装板(54)的一侧螺纹安装有定位螺栓(58),定位螺栓(58)的一端与液位柱(55)外壁相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组件(9),所述金属柱(57)的导线与电控组件(9)的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电池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沛辰夏晓炳朱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瀚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