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511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进气侧设置有进气口,第二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出气直通管以及电控出气管,第三壳体上连接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流通壳体,流通壳体具有流通口,流通口导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第三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流通件,流通口分别于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相通,第三壳体通过流通件与第三出气口相通,流通件具有文丘里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出气口实现了能够多孔供氢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集成效果。通过利用了文丘里效应,在第三出气口与流通口之间设置两层文丘里结构,实现快速供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供氢,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当代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之一,因为其具有效率高,能真正做到零排放,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燃料电池工作时,将空气直接通入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剩余的空气直接排到大气。氢气由高压储氢罐提供,经过减压,通入燃料电池阳极。

2、现有的供氢系统结构复杂,不能满足多孔出气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依次连接,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三壳体形成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相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相通处设置有通气板,第一壳体的进气侧设置有进气口,第二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出气直通管以及电控出气管,第三壳体上连接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依次连接,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三壳体形成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相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相通处设置有通气板,第一壳体的进气侧设置有进气口,第二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出气直通管以及电控出气管,第三壳体上连接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实现进气口与第一腔体的氢气流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以及流通板,分隔板朝向第一壳体设置,分隔板与流通板连接并分布在流通板上,出气直通管与电控出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壳体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依次连接,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三壳体形成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相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相通处设置有通气板,第一壳体的进气侧设置有进气口,第二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出气直通管以及电控出气管,第三壳体上连接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实现进气口与第一腔体的氢气流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分隔板以及流通板,分隔板朝向第一壳体设置,分隔板与流通板连接并分布在流通板上,出气直通管与电控出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流通壳体,流通壳体具有流通口,流通口导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第三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流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金歌金海丹魏世保覃鹏廖树兰程小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