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扫路车清扫装置,属于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扫路车清扫装置一种布置方案是扫辊安装于吸尘嘴前方,与车前方向成一 定夹角固定的扫辊向吸尘嘴前抛洒垃圾。这种吸尘嘴可在车辆行驶时用气力接收与吸起垃 圾。由于扫辊的机械清扫作业不能发挥,只能接受部分垃圾,需辅助气力吸尘。在扫除不易 打扫的灰尘时,尤其是潮湿、粘稠的垃圾,清扫质量会下降。由于附加的、必需的清扫水沟 (道沿)扫帚(所谓的侧扫帚),减少了扫帚清扫时的有效面积,且不能一次清扫扫路车覆 盖面。另一种布置方案是吸尘嘴安装于扫辊的前方,吸尘嘴前置的布置方式能使吸尘嘴 与扫辊一起配合工作,即扫辊与行驶方向反向运动——将垃圾向前内侧抛向吸尘嘴的吸尘 气流内,因为吸尘嘴与扫辊的固定的相对位置与其工作时的侧面开口,决定了吸尘嘴在超 出扫辊范围或在扫辊提起时不可能进行位置移动与倾斜。当沟渠内灰尘的吸取或用侧扫帚 清扫和用吸尘管对沟渠清扫时,清扫工作均无法完成。在吸尘嘴位于扫辊的前方时,如果清 扫排水槽时没有独立的吸尘嘴下沉机构,机构上也无法实现。如果不经常进行调整来消除 由于扫辊的磨损而造成的间隙,保证必须 ...
【技术保护点】
扫路车清扫装置,包括:车架(1)、连杆机构、拖架(2)、吸尘嘴(3)、扫辊(4)、扫盘(5)、第一油缸(6)和第二油缸(7),拖架(2)位于车架(1)的正下方,拖架(2)的后方设置有随动轮(13),吸尘嘴(3)位于拖架(2)的下方,扫辊(4)位于随动轮(13)的后方,其特征在于:拖架(2)通过连杆机构与车架(1)铰接,所述的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组成,其中第一连杆(8)一端与第一支架(11)铰接,另一端与拖架(2)铰接,第二连杆(9)一端与第一支架(11)铰接,另一端与拖架(2)铰接,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垂直方向上平行,第三连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开兴,张建强,任惠芳,郭金龙,申永政,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清华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