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73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包括箱体、冷却室和防护门,箱体上设有竖板,竖板上垂直连接有围边,竖板上沿铜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和第五导向轮,冷却室安装在竖板上,第三导向轮位于冷却室内,冷却室上连接有喷淋室和干燥室,防护门与围边铰接,以配合围边和竖板形成一密闭区域,竖板上设有第一氮气接头,第一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围边的下部设有排气口,冷却室设有进水口和溢流口,喷淋室内设有喷淋装置,干燥室内设有吹干装置,吹干装置外接制氮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中拉机退火装置,能够通过氮气来对铜线实现防氧化保护,减少生产能耗及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拉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铜线拉丝生产过程中,经过拉丝模具产生铜线线芯,通常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改善质量。现阶段中拉机上的退火装置采用接触式导电退火方式,拉丝后的铜线缠绕在退火轮上,再对退火轮加以一定的直流电压,并产生比较大的短路电流,以达到瞬间加热铜线的目的,然后该铜线通入冷却液中,实现退火过程。然而在高温环境下,铜线容易氧化,因此需要对铜线进行防氧化保护。在生产车间中,每台中拉机都配备一台蒸汽发生设备,采用蒸汽对铜线起防氧化保护,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生产蒸汽耗能大、生产成本高;以及大量使用蒸汽会增加车间的空气湿度,使得存放在车间内的铜线表面氧化。

2、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旨在通过氮气来对铜线实现防氧化保护,减少生产能耗及降低生产成本。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包括箱体、冷却室和防护门,箱体上设有竖板,竖板上垂直连接有围边,竖板上沿铜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和第五导向轮,所述冷却室安装在竖板上,第三导向轮位于冷却室内,冷却室上连接有朝第二退火轮方向延伸的喷淋室和连接有朝第四导向轮方向延伸的干燥室,所述防护门与围边铰接,以配合围边和竖板形成一密闭区域,且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冷却室、喷淋室和干燥室均位于密闭区域内,竖板上设有第一氮气接头,第一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围边的下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冷却室设有进水口和溢流口,喷淋室内设有喷淋装置,干燥室内设有吹干装置,吹干装置外接制氮装置。

4、还包括储液装置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设置在箱体旁侧,且位于冷却室下方,水箱顶部设有孔板,孔板上设有接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其出水端与进水口以及喷淋装置连接。

5、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一输液管和与第一输液管连接的分管,分管上设有若干朝向铜线喷淋的喷嘴,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6、所述分管为两条,两条分管分别设于喷淋室的两侧,两条分管上的喷嘴相互错开设置。

7、所述吹干装置包括支架、上安装块、中套和下安装块,所述支架安装在干燥室内,所述上安装块设于支架上,上安装块内设有气腔,气腔上设有第二氮气接头,第二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下安装块与上安装块螺纹连接,下安装块内开有走线孔,中套设于上安装块和下安装块之间,且中套内开有倒锥体结构的通气孔。

8、所述上安装块上开有倾斜向下且与气腔连通的斜孔,斜孔外侧与气腔的内壁相切。

9、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吹干装置上方和下方的导向轮组,导向轮组用于限定铜线的输送方向。

10、所述喷淋室包括安装在所述竖板上的喷淋壳体和安装在防护门上的喷淋上盖;所述干燥室包括安装在竖板上的干燥壳体和安装在防护门上的干燥上盖。

11、所述溢流口位于冷却室上部,所述防护门上设有位于所述接水口上方的排水槽,溢流口上设有延伸至排水槽内的导流板。

12、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冷却室的下部,进水口连接有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第二输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13、有益效果:

14、在退火阶段,铜线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和第五导向轮,通过往第一氮气接头输入氮气,以使氮气进入并充满密闭区域,铜线经过第一退火轮和第二退火轮之间时处于被加热退火过程,并在氮气的保护下防止氧化;铜线经过第二退火轮和第三导向轮之间时处于冷却降温过程,以及铜线经过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之间时处于干燥过程,且通过氮气对铜线进行吹干处理,避免了其他气体进入密闭区域,保证了整个退火阶段均采用氮气对铜线进行防氧化保护,减少了生产能耗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冷却室和防护门,箱体上设有竖板,竖板上垂直连接有围边,竖板上沿铜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和第五导向轮,所述冷却室安装在竖板上,第三导向轮位于冷却室内,冷却室上连接有朝第二退火轮方向延伸的喷淋室和连接有朝第四导向轮方向延伸的干燥室,所述防护门与围边铰接,以配合围边和竖板形成一密闭区域,且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冷却室、喷淋室和干燥室均位于密闭区域内,竖板上设有第一氮气接头,第一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围边的下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冷却室设有进水口和溢流口,喷淋室内设有喷淋装置,干燥室内设有吹干装置,吹干装置外接制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装置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设置在箱体旁侧,且位于冷却室下方,水箱顶部设有孔板,孔板上设有接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其出水端与进水口以及喷淋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一输液管和与第一输液管连接的分管,分管上设有若干朝向铜线喷淋的喷嘴,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为两条,两条分管分别设于喷淋室的两侧,两条分管上的喷嘴相互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装置包括支架、上安装块、中套和下安装块,所述支架安装在干燥室内,所述上安装块设于支架上,上安装块内设有气腔,气腔上设有第二氮气接头,第二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下安装块与上安装块螺纹连接,下安装块内开有走线孔,中套设于上安装块和下安装块之间,且中套内开有倒锥体结构的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块上开有倾斜向下且与气腔连通的斜孔,斜孔外侧与气腔的内壁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吹干装置上方和下方的导向轮组,导向轮组用于限定铜线的输送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包括安装在所述竖板上的喷淋壳体和安装在防护门上的喷淋上盖;所述干燥室包括安装在竖板上的干燥壳体和安装在防护门上的干燥上盖。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位于冷却室上部,所述防护门上设有位于所述接水口上方的排水槽,溢流口上设有延伸至排水槽内的导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冷却室的下部,进水口连接有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第二输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冷却室和防护门,箱体上设有竖板,竖板上垂直连接有围边,竖板上沿铜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和第五导向轮,所述冷却室安装在竖板上,第三导向轮位于冷却室内,冷却室上连接有朝第二退火轮方向延伸的喷淋室和连接有朝第四导向轮方向延伸的干燥室,所述防护门与围边铰接,以配合围边和竖板形成一密闭区域,且第二导向轮、第一退火轮、第二退火轮、第三导向轮、冷却室、喷淋室和干燥室均位于密闭区域内,竖板上设有第一氮气接头,第一氮气接头外接制氮装置,围边的下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冷却室设有进水口和溢流口,喷淋室内设有喷淋装置,干燥室内设有吹干装置,吹干装置外接制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装置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设置在箱体旁侧,且位于冷却室下方,水箱顶部设有孔板,孔板上设有接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其出水端与进水口以及喷淋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一输液管和与第一输液管连接的分管,分管上设有若干朝向铜线喷淋的喷嘴,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拉机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为两条,两条分管分别设于喷淋室的两侧,两条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远斌何瑞华区发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裕盈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