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焊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7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铜线焊锡设备,包括焊锡池、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焊锡池上的压线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数量与铜线数量一致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柱,每一根所述导向柱均朝所述焊锡池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压线机构包括沿所述焊锡池宽度方向延伸的压条,所述压条上设置有与每一根所述导向柱的出口端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每一个所述第一避让孔均用于供对应的铜线穿过;通过设置多条导向柱,使铜线以相同的距离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压条和第一避让孔,使每一根导向柱对应一个第一避让孔,提升铜线的定位效果,防止质量较轻的铜线发生偏移。防止质量较轻的铜线发生偏移。防止质量较轻的铜线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焊锡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铜线焊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小拉机将直径较大的铜线拉伸至设定直径后的裸铜线,为了改善裸铜线的焊接性及裸铜线与绝缘皮之间壁障作用,通常需在裸铜线的外周壁上镀一层金属锡,现有铜线焊锡一般包括如下步骤:铜线从线筒中引出,经过烘箱进行加热、退火,在焊锡池中焊锡,然后再次进入烘箱上烘干锡层,最后收卷。如公开号为CN2109084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线焊锡装置,在焊锡池上设置有横跨焊锡池两侧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条竖直向下的压杆,每一条压杆的下端均设置有压槽,每一个压槽分别供对应的铜线穿过,在使用时,通过调节压杆插入焊锡池的深度,增加铜线与焊锡池中助焊剂的接触时间,但是由于压槽的截面是半圆形的结构,即压槽为开放式,在铜线移送过程中难以保证铜线不发生移位,即难以保证每一条铜线均设置在对应的压槽内。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焊锡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焊锡设备对铜线的定位效果不够精准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铜线焊锡设备,包括焊锡池、设置在焊锡池后方的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焊锡池上的压线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数量与铜线数量一致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柱,每一根所述导向柱均朝所述焊锡池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压线机构包括沿所述焊锡池宽度方向延伸的压条,所述压条上设置有与每一根所述导向柱的出口端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每一个所述第一避让孔均用于供对应的铜线穿过。
[0007]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压线机构还包括第一螺杆、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焊锡池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压条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均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8]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的末端连接的竖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所述竖板与所述焊锡池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腰型孔,且沿所述横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9]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竖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腰型孔,所述第二通孔中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末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壁与所述竖板的内侧壁抵接。
[0010]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条,每一条所述导向柱均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条。
[0011]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压线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助焊机构,所述助焊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承托板、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以及第二柔性吸附材料层;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焊锡池的左右两侧,所述承托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承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所述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吸附材料层,多条铜线穿过所述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和第二柔性吸附材料层之间的空隙。
[0012]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部均设置有第一U形槽,对应的所述第一U形槽设置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末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U形槽且与所述承托板的侧壁连接,每一条所述第三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三螺母,两个所述第三螺母分别用于夹持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壁和内侧壁。
[0013]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助焊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出线机构,所述出线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以及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焊锡池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条上设置有与铜线的数量一致的开槽,每一个所述开槽中均设置有出线棉,所述出线棉上设置有供铜线穿过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定位条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避让孔对应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开槽连通。
[0014]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部均设置有第二U形槽,对应的所述第二U形槽设置有第四螺杆,所述第四螺杆的末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U形槽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条的侧壁连接,每一条所述第四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第四螺母,两个所述第四螺母分别用于夹持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外侧壁和内侧壁。
[0015]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中,所述出线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条,所述第三定位条横跨所述焊锡池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条上设置有与铜线的数量一致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定位条的侧壁与吹风机构连通。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线焊锡设备,通过设置焊锡池,用于容纳助焊剂;通过设置多条导向柱,用于将铜线引入焊锡池中,使铜线以相同的距离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压条和第一避让孔,使每一根导向柱对应一个第一避让孔,提升铜线的定位效果,防止质量较轻的铜线发生偏移,保证助焊剂覆盖至铜线的外周壁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铜线焊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加热机构、11

导向柱、12

第一定位条、2

焊锡池、3

压线机构、31

压条、311

第一避让孔、32

第一螺杆、33

第一安装板、331

横板、3311

第一通孔、332

竖板、3321

第二通孔、34

第一螺母、35

第二螺杆、36

第二螺母、4

助焊机构、41

第二安装板、411

第一U形槽、42

承托板、43

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44

第二柔性吸附材料层、
45

第三螺杆、46

第三螺母、5

出线机构、51

第三安装板、511

第二U形槽、52

第二定位条、521

开槽、522

避让槽、53

出线棉、531

第二避让孔、5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焊锡设备,包括焊锡池、设置在焊锡池后方的加热机构以及设置在焊锡池上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数量与铜线数量一致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柱,每一根所述导向柱均朝所述焊锡池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压线机构包括沿所述焊锡池宽度方向延伸的压条,所述压条上设置有与每一根所述导向柱的出口端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每一个所述第一避让孔均用于供对应的铜线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还包括第一螺杆、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焊锡池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压条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均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的末端连接的竖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所述竖板与所述焊锡池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腰型孔,且沿所述横板的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腰型孔,所述第二通孔中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末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壁与所述竖板的内侧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条,每一条所述导向柱均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助焊机构,所述助焊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承托板、第一柔性吸附材料层以及第二柔性吸附材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远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裕盈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