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44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8
本技术公开了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当逆变器输出空载时,升压基本上处于空载状态,升压输出电压高,BUS+经过R55、R59、R61、R71、R70分压,R71两端电压,即电压基准芯片U6第1脚电压会高于2.5V,而电压基准芯片U6的1脚电压一旦高于2.5V,电压基准芯片U6第3脚将会低于1V,进而光电耦合芯片U5导通,升压控制芯片U3第2脚电压会降低,升压控制芯片U3第11、第14脚驱动输出占空比减小,最终升压空载损耗变小;当逆变器输出带载时,升压控制芯片U3第11、第14脚驱动输出设定的最大占空比,升压实现准谐振软开关,本技术通过调节升压空载输出电压,减小空载驱动占空比,以降低空载低功耗策略,提高整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电源,具体为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户外电源逆变器输入为低压直流,需要经过升压后再逆变,当前升压方案有推挽准谐振拓扑,半桥准谐振拓扑,全桥准谐振拓扑。现有的技术对升压方案采取以下控制方式:

2、1、开环控制,升压输出电压不稳定,通过增加升压输出假负载的方式,将升压输出电压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2、闭环控制,有输出电压负反馈,升压输出电压稳定。

4、现有技术对升压方案采取的控制方式有以下缺点:

5、1、开环控制,空载输出电压高,通过增加升压输出假负载的方式,可升压输出电压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解决轻载条件下升压输出电压高的问题,但造成了轻载待机损耗大,降低了整机效率;

6、2、闭环控制,升压输出电压稳定,解决了升压不稳定的问题,但是无法在全负载范围现实准谐振软开关,必然会降低整机效率。因此我们需要提出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升压空载输出电压,减小空载驱动占空比,以降低空载低功耗策略,提高整机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包括升压控制芯片u3、光电耦合芯片u5和电压基准芯片u6,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3脚与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7和电阻r68,所述容c27和电阻r68上并联设置有电容c25,所述电容c25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电阻r61、电阻r59和电阻r55,所述电阻r55的一端接升压输出端bus+,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1脚上还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2脚和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的接线端均接升压输出地sgnd;

3、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1脚和2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60,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在光电耦合芯片u5的2脚上,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3脚和4脚之间并联设置有电容c26和电容c90,所述电容c90的一端连接在升压控制芯片u3的2脚上,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1脚和14脚输出pwm脉冲信号。

4、优选的,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3脚和9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66和电容c89,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脚和9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2脚和13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9,且所述电阻r66与电容c29连接,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5脚和13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5脚和6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3、电阻r65和电阻r63,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5脚和7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67。

7、优选的,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8脚与16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1和电容c34,且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6脚接5.1v。

8、优选的,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0脚上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电阻r74和电容c37。

9、优选的,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4脚上连接有电阻r58,所述电阻r58的一端接5.1v,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1脚上还连接有电阻r56,所述电阻r56的一端接12v。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当逆变器输出空载时,升压基本上处于空载状态,升压输出电压高,bus+经过r55、r59、r61、r71、r70分压,r71两端电压,即电压基准芯片u6第1脚电压会高于2.5v,而电压基准芯片u6的1脚电压一旦高于2.5v,电压基准芯片u6第3脚将会低于1v,进而光电耦合芯片u5导通,升压控制芯片u3第2脚电压会降低,升压控制芯片u3第11、第14脚驱动输出占空比减小,最终升压空载损耗变小,通过调节升压空载输出电压,减小空载驱动占空比,以降低空载低功耗策略,提高整机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控制芯片U3、光电耦合芯片U5和电压基准芯片U6,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3脚与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7和电阻R68,所述容C27和电阻R68上并联设置有电容C25,所述电容C25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电阻R61、电阻R59和电阻R55,所述电阻R55的一端接升压输出端BUS+,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1脚上还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2脚和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的接线端均接升压输出地SG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3脚和9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66和电容C89,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脚和9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2脚和13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9,且所述电阻R66与电容C29连接,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5脚和13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5脚和6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3、电阻R65和电阻R63,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5脚和7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6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8脚与16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1和电容C34,且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6脚接5.1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0脚上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电阻R74和电容C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4脚上连接有电阻R58,所述电阻R58的一端接5.1V,所述光电耦合芯片U5的1脚上还连接有电阻R56,所述电阻R56的一端接12V。

...

【技术特征摘要】

1.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控制芯片u3、光电耦合芯片u5和电压基准芯片u6,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3脚与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7和电阻r68,所述容c27和电阻r68上并联设置有电容c25,所述电容c25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电阻r61、电阻r59和电阻r55,所述电阻r55的一端接升压输出端bus+,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1脚上还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6的2脚和电阻r71、电阻r70和电容c92的接线端均接升压输出地sg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3脚和9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66和电容c89,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脚和9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空载低功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u3的12脚和13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9,且所述电阻r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满群刘杰覃祥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超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