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识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18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7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解决了停车管理中车牌识别准确率低、效率低,且容易对车辆漏拍的问题。该车牌识别机器人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增大了车牌识别机器人覆盖的工作区域,提高了车牌识别机器人的车牌识别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第二图像拍摄模块和第三图像拍摄模块,且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锐角,使得图像获取装置的拍摄区域能够覆盖位于车牌识别机器人一侧的区域,从而在这一侧没有拍摄盲区,且图像拍摄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可以同时或不同时拍摄,进而避免了目标车辆的漏拍;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前部的第一图像、中部的第二图像和后部的第三图像,提高了车牌识别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停车管理也需要不断随之升级。在停车管理系统中,汽车车牌的信息采集或登记是重要的一环。

2、现有技术中,常通过位置固定的摄像头进行车牌识别,获取的汽车的信息单一,车牌识别准确率低,车牌识别效率低,还容易造成车辆的漏拍以致缺少一些车辆的车牌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以解决停车管理中,车牌识别准确率低、效率低,且容易对车辆漏拍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图像获取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下方,用于驱动车牌识别机器人移动;图像获取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上,并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图像,并将目标车辆的图像发送给控制装置,其中,目标车辆的图像包括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图像获取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第二图像拍摄模块和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锐角,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前部的第一图像,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中部的第二图像,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后部的第三图像;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目标车辆的图像,并基于目标车辆的图像确定目标车辆的车牌信息。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五夹角,第三夹角、第四夹角和第五夹角均为锐角。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夹角、第四夹角和第五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10°至20°。

5、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装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安装位置与机器人本体的底部的距离范围为1.5米至1.8米,且在车牌识别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和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均指向地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装置的拍摄距离为2.5米至3米。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第二图像拍摄模块和第三图像拍摄模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60°。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车牌识别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垂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牌识别机器人还包括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与图像获取装置之间,用于实现图像获取装置与机器人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牌识别机器人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设置在车牌识别机器人的前端和/或侧面。

12、本申请提供的车牌识别机器人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增大了车牌识别机器人覆盖的工作区域,提高了车牌识别机器人的车牌识别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第二图像拍摄模块和第三图像拍摄模块,且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锐角,使得图像获取装置的拍摄区域能够覆盖位于车牌识别机器人一侧的区域,从而在这一侧没有拍摄盲区,且图像拍摄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可以同时或不同时拍摄,进而避免了目标车辆的漏拍;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前部的第一图像、中部的第二图像和后部的第三图像,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基于多幅图像的内容,进行信息匹配并确定目标车辆的车牌信息,提高了车牌识别的准确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图像获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五夹角,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夹角和所述第五夹角均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夹角和所述第五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10°至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的距离范围为1.5米至1.8米,且在所述车牌识别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和所述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均指向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拍摄距离为2.5米至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拍摄模块、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和所述第三图像拍摄模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所述车牌识别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车牌识别机器人的前端和/或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图像获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五夹角,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夹角和所述第五夹角均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夹角和所述第五夹角的取值范围均为10°至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牌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的距离范围为1.5米至1.8米,且在所述车牌识别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和所述第三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方向均指向地面。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君伟张浩崔文亮蒋君辉崔文球刘伟刘欣武
申请(专利权)人:好停车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