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13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包括机架、定位座和升降座,机架设有枢转设置的转盘,所述转盘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设有可垂向滑动的模座,定位座的一侧设有水平滑动的夹持座,升降座用于承托模座的底端,当需加工的模座移动通过转盘旋转至定位座时,夹持座与模座的侧壁相抵,与此同时,升降座移动至低于定位座上壁的位置。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座的上壁上升至与定位座上壁相平齐的位置,然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盘旋转,并使预定的模座移动至定位座,此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夹持座水平移动并使模座的侧壁固定,即可完成对模座的更换,结构简单稳定,且对于模座的定位更稳定,避免了模座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铆压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对一些产品进行压铆成型或装配,压铆成型或装配的过程需要配合模具来完成。模具通常包括有上模和下模,而且在压铆不同产品需要用到不同的模具,尤其是下模,这样就需要经常性的更换下模。

2、目前对于下模的更换一般是从较远距离处把下模推到使用位置,更换另一个下模时,再把当前的下模拉回去,然后再把需要使用的下模推出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更换模具效率低,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3、当然也有旋转换下模的结构,但是现有的结构存在体积较大,且定位较为麻烦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202122370403.3,其采用了感应开关与随动模座的配合实现对下模的固定,但是随动模座与下模之间贴合设置(滑动不流畅),因此在随动的情况下,当下模有一定的倾斜度时,容易导致下模的形变,影响整机的转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旨在改进现有的下模更换机构,使其体积更小,且更换模头更流畅,且定位稳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包括:

3、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枢转设置的转盘,所述转盘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设有可垂向滑动的模座,所述机架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带动转盘转动;

4、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设有水平滑动的夹持座,所述机架设有驱动夹持座位移的第二驱动装置;

5、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可在与定位座上壁相水平的位置和低于定位座上壁的位置之间垂向移动,所述升降座用于承托模座的底端,所述机架设有驱动升降座位移的第三驱动装置;

6、当需加工的模座移动通过转盘旋转至定位座时,所述夹持座与模座的侧壁相抵,与此同时,升降座移动至低于定位座上壁的位置。

7、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实际的操作中,模座的上端需要位于预定的加工位,因此当需要更换模座时,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座的上壁上升至与定位座上壁相平齐的位置,然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盘旋转,并使预定的模座移动至定位座,此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夹持座水平移动并使模座的侧壁固定,即可完成对模座的更换,结构简单稳定,且对于模座的定位更稳定,避免了模座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偏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包括模柱以及设于模柱顶壁的模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转盘与转轴的顶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模座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水平伸缩气缸,所述夹持座设于水平伸缩气缸的驱动端,所述夹持座包括座体以及设于座体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呈从内向外逐渐扩径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与夹持座相对的一侧向上延伸有挡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座与夹持座相对的壁面呈弧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呈弧形状,且与转盘的形状相适,所述升降座设有缺口,所述定位座位于缺口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间隔设于升降座两侧的垂向伸缩电机,两垂向伸缩电机的驱动端与升降座的底壁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设有8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包括模柱以及设于模柱顶壁的模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转盘与转轴的顶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模座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的下模更换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水平伸缩气缸,所述夹持座设于水平伸缩气缸的驱动端,所述夹持座包括座体以及设于座体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呈从内向外逐渐扩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奎黄建文宁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睿恩特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