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引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06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2
本技术公开一种自润滑引导轮,属于履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轮体和穿设于轮体上的主轴,轮体内设置有减重腔,减重腔内设置有暂存腔,轮体上设置有将暂存腔与外界相导通的注油开口,轮体的内侧设置有储油槽,轮体上设置有连通储油槽和暂存腔的导油通道,导油通道内设置有控油机构,在引导轮的减重腔内划出一部分来设置暂存腔,用于储存较大量的润滑油,并且设置导油通道来将润滑油引导至储油槽内,对主轴进行润滑,在导油通道内设置的控油机构可自动控制进入至储油槽内润滑油的量,从而确保进入至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不会过多,避免了过多的润滑油对轮轴的转动造成阻碍和增加储油槽内的压力而导致漏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自润滑引导轮,属于履带配件。


技术介绍

1、引导轮是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作用是用来引导履带运动,它和张紧装置一起,可使履带保持一定的张紧度,并缓和前进时道路传来的冲击力,减小机身的振动,引导轮既是履带的引导轮,又是张紧装置中的张紧轮。

2、引导轮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时不时的向其内部的添加润滑油来保证其轴的转动效果的,对此,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0258602u的自润滑引导轮,包括引导轮本体,引导轮本体的中间为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上开有一圈储油槽,引导轮本体上开有一连通储油槽的进油孔道,引导轮本体的幅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通过油管与进油孔道连接,油箱上开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置有螺塞。

3、上述申请的引导轮中增加了油箱,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量,因此大大减少润滑油的添加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上述引导轮由于仅仅只是增大了润滑油的储存量,未设置任何控制油量的结构,就会导致储油槽会长期处于满载状态,过多的润滑油不仅会对轮轴的转动造成阻碍,还可能增加储油槽内的压力,进而增加引导轮漏油的概率,因此本申请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引导轮,包括轮体(1)和穿设于轮体(1)上的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内设置有减重腔(3),所述减重腔(3)内设置有暂存腔(4),所述轮体(1)上设置有将暂存腔(4)与外界相导通的注油开口,所述轮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油槽(5),所述轮体(1)上设置有连通储油槽(5)和暂存腔(4)的导油通道(6),所述导油通道(6)内设置有控油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油机构(7)包括固定板(8)、遮挡板(9)、滑动杆(10)和浮力件(11),所述固定板(8)固定设置于导油通道(6)上靠近暂存腔(4)的一端上,所述滑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引导轮,包括轮体(1)和穿设于轮体(1)上的主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内设置有减重腔(3),所述减重腔(3)内设置有暂存腔(4),所述轮体(1)上设置有将暂存腔(4)与外界相导通的注油开口,所述轮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油槽(5),所述轮体(1)上设置有连通储油槽(5)和暂存腔(4)的导油通道(6),所述导油通道(6)内设置有控油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油机构(7)包括固定板(8)、遮挡板(9)、滑动杆(10)和浮力件(11),所述固定板(8)固定设置于导油通道(6)上靠近暂存腔(4)的一端上,所述滑动杆(10)滑与固定板(8)滑动连接,所述遮挡板(9)与滑动杆(10)滑动连接,所述浮力件(11)螺纹连接于滑动杆(10)的底部,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有导油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9)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限位部(13),所述滑动杆(10)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金原陈建明吴春景张福生张建新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腾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