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95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所述抗开裂剂包括改性橡胶颗粒、超支化聚酯和硅酸盐矿物,所述改性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橡胶颗粒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取出用水清洗至中性,自然晾干得预处理的橡胶颗粒,将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均匀,加入预处理的橡胶颗粒,浸泡后加入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和引发剂,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室温下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性橡胶颗粒、超支化聚酯以及硅酸盐矿物一起配合,不仅能够提高固化砖的抗开裂性能,还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提高固化砖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


技术介绍

1、固化砖主要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无需烧制,强度较高,制作工艺简单且环保。但是水泥固化过程中存在干缩变形大,抗渗性、抗裂性、抗冻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入抗开裂剂改善其抗开裂性能。

2、现有的橡胶用于固化砖的抗开裂性能改性时,存在两个缺点:一是会使得固化砖的强度减小(主要是因为橡胶与水泥的相容性较差,在两者的结合界面易形成薄弱环节),现有技术一般对橡胶进行表面处理后改善其界面特性,以减小对强度的影响;二是橡胶需要较小的粒径,才能获得较好的抗开裂性能(因为随着橡胶粒径增大,体系中的含气量减小,耐久性能变差,改善体系的抗开裂性能的作用下降),而橡胶粒径的减小,即意味着其比表面的增大,与水泥的接触面增加,即两者结合界面的薄弱环节也增多,且含气量的增多,都使得体系的强度下降。因此使得橡胶在用于固化砖的抗开裂性能改性时受到限制,难以兼顾抗开裂性能和强度性能。

3、铜尾矿是由矿石经粉碎、精选后所剩下的固体废料。超细铜尾矿的主要特点为颗粒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开裂剂包括改性橡胶颗粒和硅酸盐矿物,两者质量比为(2-4):(0.5-1.5),所述改性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与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4-6倍,所述预处理的橡胶颗粒与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1-0.03),所述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的摩尔比为1:(0.6-0.8),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总质量的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开裂剂包括改性橡胶颗粒和硅酸盐矿物,两者质量比为(2-4):(0.5-1.5),所述改性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与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4-6倍,所述预处理的橡胶颗粒与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1-0.03),所述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的摩尔比为1:(0.6-0.8),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总质量的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矿物为蒙脱石粉、膨润土、云母或者滑石,所述橡胶颗粒的粒径为1-5mm,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三乙氧基(1-苯基乙烯基)硅烷,所述含双键的烷基磺酸盐为十四碳烯磺酸钠或者对苯乙烯磺酸钠。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细铜尾矿固化砖的抗开裂剂中的超支化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开裂剂还包括超支化聚酯,所述超支化聚酯与改性橡胶颗粒的质量比为(1-3):(2-4),所述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英黄高明刘红霞吴炎平刘澜涛毛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