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装配式建筑体系正在被大力推进,以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套筒灌浆连接和后浇混凝土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常见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具有可靠的连接强度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但对灌浆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要求严格。
2、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预制混凝土柱、新型钢梁和预制叠合楼板等主要结构预制构件通过连接节点形成整体,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与预制柱通过灌浆套筒连接的节点和预制柱与钢梁通过新型干式连接方式形成的节点等。
3、但现有结构在对预制柱与预制柱进行连接时无法使预制柱牢固地与基座进行稳定的连接,且在对预制柱之间进行浇筑时不能保证预制柱整体的强度,以及不能够保证连接处受力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完成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完成面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预制柱,所述预制柱顶端外伸有悬臂段,所述预制柱的顶端设置有浇灌机构,所述预制柱的外部安装有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外部设置有后浇机构,所述预制柱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水泥浇筑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套筒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结构完成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完成面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预制柱,所述预制柱顶端外伸有悬臂段,所述预制柱的顶端设置有浇灌机构,所述预制柱的外部安装有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外部设置有后浇机构,所述预制柱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水泥浇筑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套筒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关于所述阻隔板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关于所述连接外套筒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第一钢筋关于所述连接内套筒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机构包括第一水泥浇筑口、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所述第一水泥浇筑口开设在预制柱的顶端,所述第二钢筋固定在所述预制柱悬臂段的内部,所述第三钢筋固定在所述预制柱内部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装配式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齐,陈皓,胡泊,戴良,薛盛龙,曾亮,何子杨,万振东,王青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