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联产机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给燃煤机组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季可能需要同时面对严峻的调峰调频和供热任务,机组需要具备快速的负荷响应速率。然而,热电联产机组由于热电耦合的作用,目前所能提供的灵活性供给能力无法满足电网日益增长的灵活性需求。
2、公开号为cn110716425a的中国专利“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电热协调控制方法”,仅考虑利用热网蓄热支撑负荷响应,并未考虑如何处理因此造成的供热抽汽流量的波动。随着当前热电联产机组调频调峰需求的不断增加,频繁的供热抽汽调节势必会影响供热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可提高机组的负荷响应速率,且不影响供热品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包括:lqr控制器、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QR控制器、储热系统和储热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控制装置包括:功率控制器和水位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的第三输出端用于产生蓄热罐放热等效供热抽汽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蓄热罐内水位变化模型、热功率模型、调节阀开度关系模型、供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qr控制器、储热系统和储热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控制装置包括:功率控制器和水位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的第三输出端用于产生蓄热罐放热等效供热抽汽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蓄热罐内水位变化模型、热功率模型、调节阀开度关系模型、供热抽汽流量等效模型和斜温层高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储热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谦,辛晓钢,景志滨,胡宏彬,张红光,张国斌,郭琦,李强,郭抒翔,曹斌,王琪,刘小恺,郭瑞君,何芳,杜荣华,张光明,牛玉广,王玮,陈玥,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