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81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通过在气缸套试样上、下止点位置加工出圆形微坑,将经硅烷偶联剂修饰过的固体自润滑剂通过机械涂抹封装于微坑内,室温静置后烘烤固化及抛光处理。利用圆形微坑的储存作用、二硫化钨的自润滑性能和硅烷偶联剂的固化作用,使得气缸套表面在高温、高压、缺油条件下,借助圆形微坑内的缓慢释放的固体自润滑剂,使气缸套表面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达到改善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表面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气缸套-活塞环作为内燃机中的关键摩擦副,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零部件,提高其摩擦学性能,降低摩擦损耗可以进一步提高内燃机效率,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气缸套-活塞环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内燃机在运行时气缸套-活塞环需要承受巨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摩擦表面难以形成有效保护摩擦副的润滑油膜,气缸套与活塞环的摩擦力和磨损程度都比较大;同时气缸套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使得存在于摩擦表面上极少的润滑油膜也极易被燃烧掉,导致摩擦表面的微凸体之间发生直接接触形成粘着磨损,造成气缸套-活塞环摩擦表面的损伤,严重时可造成拉缸事故。

3、传统的气缸套-活塞环由于气缸套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摩擦表面上的润滑油膜易汽化蒸发,而采用抗粘着磨损材质的气缸套-活塞环(dlc涂层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拉缸性能,但由于材料比较昂贵,整体经济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圆形微坑深度为430μm,相邻所述圆形微坑的圆心距为1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1,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后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后获得稀释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圆形微坑深度为430μm,相邻所述圆形微坑的圆心距为1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景国何宇航范李阳廖晓钢张先宇马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