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表面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气缸套-活塞环作为内燃机中的关键摩擦副,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零部件,提高其摩擦学性能,降低摩擦损耗可以进一步提高内燃机效率,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气缸套-活塞环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内燃机在运行时气缸套-活塞环需要承受巨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摩擦表面难以形成有效保护摩擦副的润滑油膜,气缸套与活塞环的摩擦力和磨损程度都比较大;同时气缸套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使得存在于摩擦表面上极少的润滑油膜也极易被燃烧掉,导致摩擦表面的微凸体之间发生直接接触形成粘着磨损,造成气缸套-活塞环摩擦表面的损伤,严重时可造成拉缸事故。
3、传统的气缸套-活塞环由于气缸套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摩擦表面上的润滑油膜易汽化蒸发,而采用抗粘着磨损材质的气缸套-活塞环(dlc涂层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拉缸性能,但由于材料比较昂贵,整体经济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圆形微坑深度为430μm,相邻所述圆形微坑的圆心距为1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1,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后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后获得稀释溶液。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圆形微坑深度为430μm,相邻所述圆形微坑的圆心距为1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内燃机气缸套抗拉缸性能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硅烷偶联剂:甲醇: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景国,何宇航,范李阳,廖晓钢,张先宇,马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