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调整装置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71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得到一种抑制通风阻力的上升,能够得到节能效果的风向调整装置以及设置了该风向调整装置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风向调整装置(200)具有基台(40)、在基台(40)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基准旋转中心(A)的第一风向板(12)、在第一风向板(12)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连结旋转中心(B)的第二风向板(22)、分别为在第一旋转中心(C)旋转自由地设置了第一风向板(12),且在第二旋转中心(D)旋转自由地设置了第二风向板(22)的移动部件(30)、使移动部件(30)相对于基台(40)相对移动的驱动构件(50),由将基准旋转中心(A)和连结旋转中心(B)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1)和将连结旋转中心(B)和第二旋转中心(D)连结的第二假想线(L2)所构成的角度与移动部件(30)相对移动的量相应地变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向调整装置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尤其是设置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上 的风向调整装置以及设置了该风向调整装置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内单元相同)的吹出口设置对被冷却或加热的空气的吹 出方向进行调整的风向调整装置。该风向调整装置以前公开了具备具有弯曲自由的软质部 的风向板(与垂直翼相同),通过使软质部弯曲来调整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装置(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公开了下述风向调整装置,该风向调整装置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驱动 臂以及从动臂、两端部被转动自由地连接在驱动臂以及从动臂上的第一列多张风向板(叶 片)、两端部被转动自由地连接在驱动臂以及从动臂上的第二列多张风向板(叶片)、通过 使由驱动臂、从动臂以及第一列多张风向板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倾斜角(底边和斜边构成 的角度)和由驱动臂、从动臂以及第二列多张风向板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倾斜角不同,来 调整吹出方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3-37351号公报(第6_8页,图3)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32636号公报(第5页,图6)专利文献1公开的风向板中,由于配置在两端的刚质部所夹的软质部弯曲自由且 伸缩自由,所以,形成风向板的材料被限定,同时存在刚质部和软质部的接合面剥离的可能 性。因此,存在制造成本上升且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文献2公开的第一列风向板以及第二列风向板均为一体成 型,所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第一列风向板和第二列风向板相互锯齿状地配置,即, 在与吹出方向垂直的面,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因此,空气流碰撞第一列风向板的上风侧的 端面和第二列风向板的上风侧的端面这两者,通风阻力增大,存在产生能量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一种抑制通风阻力的 上升,得到节能效果的风向调整装置以及设置了该风向调整装置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台、在该基台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基准旋转中心的第一叶片、在该第一叶片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连结旋转中心的第二叶片、分别为在第一旋转中心旋转自由地设置了上述第一叶片,且在第二旋转中心旋转 自由地设置了上述第二叶片的移动部件、使该移动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相对移动的驱动构件,由将上述基准旋转中心和上述连结旋转中心连结的第一假想线和将上述连结旋 转中心和上述第二旋转中心连结的第二假想线所构成的角度与上述移动部件相对移动的量相应地变动。专利技术效果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整装置中,第一叶片通过移动部件的移动以基准旋转中心为 支点,以第一旋转中心为着力点旋转,连结旋转中心描绘圆弧状的轨迹移动。同样,第二叶 片通过移动部件的移动,以连结旋转中心为支点,以第二旋转中心为着力点旋转。此时,由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一起在连结旋转中心旋转自由地被连结,所以,第 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仿佛一张板那样动作。尤其是在向正面方向吹出时,由于第一叶片和第 二叶片重叠成一张平板状,所以,空气仅碰撞第一叶片或第二叶片的一个端面,不存在像以 往锯齿配置的情况那样,与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两者的端面碰撞那样的情况。因此,空气 流圆滑,通风阻力的上升得到抑制,能够得到节能效果。另外,虽然在上述中是第二叶片以连结旋转中心为支点,以第二旋转中心为着力 点旋转,但也可以看成以连结旋转中心为着力点,以第二旋转中心为支点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图,(a)是从大致正 面看的外观图,(b)是从正下方向正上方看的外观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将构成部件分解来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侧视时的剖视图。图4是模式地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风向调整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风向调整装置的将构成部件分解来表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风向调整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图4所示的风向调整装置的联结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图1 图3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图,图1的(a) 是从大致正面看的外观图,(b)是从正下方向正上方看的外观图,图2是将构成部件分解来 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侧视时的剖视图。另外,各图是模式地描绘的图,本专利技术不被图示的 方式限定。图1 图3中,空调机的室内机(下称“室内机”)100具有具备吸引口 111以及吹 出口 112的主体110、形成从吸引口 111至吹出口 112的风路113的送风构件120、配置在 风路113内的热交换构件130、配置在风路113内的左右风向调整装置(下称“风向调整装 置”)200。主体110具备被固定在室内的墙壁等上的基台114(下面将基台114侧称为“后 面”)、固定在基台114上的框体115、拆装自由且转动自由地设置在框体115的前面的前面 装饰板116。在框体115的上面形成吸引口 111,在框体115的下面(包括上面的一部分) 形成吹出口 112,基台114的一部分形成风路113的一部分(后面侧)。另外,在吹出口 112设置具备前面上下风向叶片301和底面上下风向叶片302的上下风向调整装置300。热交换构件130具备后面侧部分和前面侧部分,配置在风路113的与送风构件120 相比的上游侧,具备从未图示出的室外机供给的制冷剂流通的传热管131和传热管131贯 通的多张散热翅片132。然后,在热交换构件130的前面侧部分的下方,设置排水盘单元140。排水盘单元 140具备接收从热交换构件130滴下的排水的排水盘上面141和形成风路113的一部分(前 面至下面侧)的排水盘下面142。然后,在排水盘下面142设置风向调整装置200。由于风向调整装置200是实施方 式2中详细说明的风向调整装置200,所以,在实施方式1中简单地进行说明。S卩,风向调整 装置200具有设置在排水盘下面142的基台40和在基台40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基准旋转 中心A的第一部件10以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第一部件10上的第二部件20。此时,由于相对于风路113所成的第一部件10的角度和相对于风路113所成的第 二部件20的角度不同,所以,可以例如使配置在上游侧的第二部件20的角度小,使配置在 下游侧的第一部件10的角度大,可以将空气流顺畅地向左右方向的所希望的方向变更。因 此,通风阻力的上升得到抑制,能够得到节能效果(对此,在实施方式2中详细说明)。另外,为了方便下面的说明,将基准旋转中心A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将与Z方 向垂直的主体11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与Z方向垂直的主体110的大致前后方 向(准确地说是向前面且下面倾斜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实施方式2中也同样)。因 此,图1的(a)是从正面侧向“-Y方向”看的外观图,图1的(b)是从图3的纸面的下方向 上方(从主体110的正下方向正上方)看的外观图。再有,在基台114安装电子零件箱117。另外,在风路113的吸引口 111的附近,拆 装自由且移动自由地设置过滤器151。由于室内机100具备过滤器自动清扫装置单元150, 所以,在靠前面的位置设置用于储存从过滤器151落下的尘埃的灰尘盒152。另外,在室内机100上,将运转状况等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台、在该基台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基准旋转中心的第一叶片、在该第一叶片上旋转自由地设置在连结旋转中心的第二叶片、分别为在第一旋转中心旋转自由地设置了上述第一叶片,且在第二旋转中心旋转自由地设置了上述第二叶片的移动部件、使该移动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相对移动的驱动构件,由将上述基准旋转中心和上述连结旋转中心连结的第一假想线和将上述连结旋转中心和上述第二旋转中心连结的第二假想线所构成的角度与上述移动部件相对移动的量相应地变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正人大石雅之铃木章元池田久典木南雅英横田周平小柳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