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及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61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异的温度粘度特性、即高温时的油膜保持性及低温粘度特性并且在油压系统的长时间的使用中持续维持性能的操作性优异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以及节能性优异的机床用油压工作油、成型机用油压工作油、建筑机械用工作油等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是由(C)乙烯‑α‑烯烃共聚物形成的,所述(C)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乙烯摩尔含有率在30~70mol摩尔%的范围内,150℃时的旋转粘度为300~8,000mPa·s,哈森色度为30以下,分子量分布(Mw/Mn)为2.5以下,B值为1.1以上。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由(A)矿物油及/或(B)合成油形成的润滑油基油和前述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所述(A)矿物油的40℃时的动态粘度为10~100mm2/s,粘度指数为90以上,倾点为0℃以下,所述(B)合成油的40℃时的动态粘度为4~100mm2/s,粘度指数为90以上,倾点为‑30℃以下,所述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的40℃时的动态粘度为28~170mm2/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及包含其的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1、产业设备机械之中,在注射成型机、机床、冲压加工机、锻压冲压加工等需要大的工作能的机床/成型机中,经常使用能够将油压泵的增压能量转换为动能(工作能)的油压系统。另外,在挖掘机、轮式装载机、滑移转向装载机、拖拉机等建筑机械中也同样地广泛采用了油压系统。

2、另一方面,在全球规模内正在变暖,当务之急是削减作为温室效应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与之相伴,在如上所述的各种产业领域中使用的油压系统中也逐渐要求耗电量的削减。为了削减油压系统的耗电量,通过降低润滑油的粘度来减小油压泵、配管中的流体阻力的对策是有效的。通过降低从低温至常温的粘度,能大幅减少启动时的能量损耗。但是,由于润滑油的粘度降低,会产生引起高温时的工作时的内部泄漏、或者失去油膜而润滑性恶化并造成摩擦损耗的担忧。需要温度粘度特性优异、即不易于低温时产生流体损耗、并且于高温时粘度的降低小的润滑油(非专利文献1)。

3、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研究了将温度粘度特性优异的乙烯-α-烯烃用作基础油、以及用作粘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是由具有以下的(C1)~(C5)的特征的(C)乙烯-α-烯烃共聚物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中,所述(C)乙烯-α-烯烃共聚物满足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并按聚苯乙烯换算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50,000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中,所述(C)乙烯-α-烯烃共聚物满足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并按聚苯乙烯换算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大于12,000且为40,000以下的条件。

4.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润滑油基油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是由具有以下的(c1)~(c5)的特征的(c)乙烯-α-烯烃共聚物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中,所述(c)乙烯-α-烯烃共聚物满足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并按聚苯乙烯换算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50,000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其中,所述(c)乙烯-α-烯烃共聚物满足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并按聚苯乙烯换算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大于12,000且为40,000以下的条件。

4.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润滑油基油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用粘度调节剂,所述润滑油基油是由具有以下的(a1)~(a3)的特征的(a)矿物油及/或具有(b1)~(b3)的特征的(b)合成油形成的,所述工作油用润滑油组合物的40℃时的动态粘度为28~170mm2/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昌太金谷浩贵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