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换电设备、换电站以及阵列式换电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换电设备、换电站以及阵列式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97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电设备、换电站以及阵列式换电站,换电设备包括举升机构和水平位移机构,换电设备还包括下部框架和位于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举升机构用于带动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换电设备还包括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车辆行车方向移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换电设备、换电站及阵列式换电站,换电设备可以对电池进行更换,通过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定位、解锁和承载电池包。设置长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能够调整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在换电设备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承载尺寸和定位解锁的位置,提高了换电设备的位置调整范围和定位精度,可以适配更多的车型或更多规格的电池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电设备、换电站以及阵列式换电站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依靠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噪声小的优势,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用于为换电车型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场所的换电站也越来越普及,但现有的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建站周期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快速批量化建站的需求,且对于车密度少、运营压力小的区域,存在换电资源浪费的情形,同时,现有换电站需要举升汽车进行换电,换电过程较为麻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同的电动车辆的电池包以及锁止装置一般并不相同,现有换电站的换电设备的对不同电动车辆或电池包的兼容性较差;并且现有换电站换电工位较少,换电工位的布局不合理,整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建站周期长,成本高,现有换电站的换电设备的对不同电动车辆或电池包的兼容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电设备、换电站以及阵列式换电站。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换电设备,其特点在于,所述换电设备包括举升机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下部框架和位于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所述举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车辆行车方向移动。

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换电设备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并竖直升降电池包,方便进行电池更换,并通过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定位、解锁和承载电池包。通过设置长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能够调整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在换电设备上的位置从而调整承载尺寸和定位解锁的位置,提高了换电设备的位置调整范围和定位精度,可以适配更多的车型或更多规格的电池包。

5、较佳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下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下部框架移动;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上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上部框架移动。

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与第二长度调节机构独立设置,分别对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的长度进行调控,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更为灵活。

7、较佳的,所述下部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沿水平位移方向间隔设置;

8、其中,所述上部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部的第三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部的第四框架。

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将下部框架分为间隔分布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能够减小空间占用,结构更为紧凑,并且为长度调节机构提供了安装空间。上部框架也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三框架与第四框架,便于与下部框架的分布相匹配,在下部框架进行宽度调整时不会受到上部框架的限制或阻碍,且空间利用率高。

10、较佳的,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移动;

11、优选地,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移动。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与第二长度调节机构独立设置,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移动,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带动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移动,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更为灵活,且可以增大换电设备的长度调节范围。

13、较佳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采用液压驱动。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采用液压缸提供动力,易于控制,并且可以进行无极调速,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布置更为灵活,并且结构简单,驱动力大,相比其他驱动装置成本更低。

15、较佳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液压油箱和电控装置,所述液压油箱和所述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电设备上,并随所述换电设备一同移动。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液压油箱、电控装置随换电设备一同移动,液压油箱为换电设备上的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油液,电控装置为换电设备的各项操作进行控制,避免在换电站与换电设备之间设置较长或较多的液压管道与控制线缆,换电设备不会在移动过程中与液压管道或控制线缆发生干涉,更为灵活便利。

17、较佳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上部框架和/或所述下部框架,所述液压缸可在所述电控装置的控制下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以驱动所述伸缩杆移动。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伸缩杆和液压缸配合,能够直接驱动伸缩杆呈直线运动,使得驱动更为直接,无需其他传动机构,空间更为紧凑。

19、较佳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间隔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输出端,所述宽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移动。

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宽度调节机构可以控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电池包,通用性更广。

21、较佳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水平位移机构,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换电设备沿水平方向运动。

22、在本方案中,换电设备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方便进行电池更换。

23、较佳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发生折叠以带动所述电池包升降;所述水平位移机构采用皮带传动。

24、在本方案中,采用折叠形式的举升机构,举升行程较大,且在非举升状态下占用空间小。采用皮带传动的水平位移机构稳定性好,且成本较低。

25、较佳的,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通过弹性浮动部件安装于所述上部框架上;

26、在本方案中,通过电池托盘承托电池包,提高电池包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电池托盘通过弹性浮动部件与上部框架弹性连接,使得电池托盘上的电池包处于柔性承载的状态,避免电池包在放置于电池托盘的过程中发生硬性碰撞;

27、较佳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与所述电动车辆和/或所述电池包定位;

28、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车辆定位部和电池定位部,所述车辆定位部用于与所述车辆进行定位,所述电池定位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包进行定位;

29、在本方案中,加强了换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包之间的定位,提高了换电设备的位置调整范围和定位精度,可以适配更多的车型和更多规格的电池包。换电设备分别与电动车辆与电池包进行定位,以控制换电时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定位更为精准。

30、较佳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解锁所述车辆上的所述电池包。

31、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解锁机构,方便对电池包的更换。

32、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包括举升机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下部框架和位于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所述举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车辆行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下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下部框架移动;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上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上部框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沿水平位移方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采用液压驱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间隔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的输出端,所述宽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水平位移机构,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换电设备沿水平方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通过弹性浮动部件安装于所述上部框架上;

9.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设备。

10.一种阵列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8所述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用于换电设备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通道,所述换电设备在至少两个所述换电站的移动通道之间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包括举升机构,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下部框架和位于下部框架上方的上部框架,所述举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部框架和所述上部框架沿车辆行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下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下部框架移动;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上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上部框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沿水平位移方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移动;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