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295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的斗状吸尘罩,斗状吸尘罩上窄下宽,中间有孔,所述斗状吸尘罩上端连接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吸尘罩下部开口端沿斗状吸尘罩檐口设置蒸汽环,所述蒸汽环下方的供气平台上对应设置独立的输气环;所述蒸汽环上开设出气方向朝下的出气结构Ⅰ和通气管Ⅰ;所述输气环上开设出气方向朝向斗状吸尘罩的出气结构Ⅱ和通气管Ⅱ;本技术利用蒸汽环和输气环形成遮蔽气帘,充分运用液桥曲面产生的毛细压力及表面张力原理,使超细微粉尘迅速聚合并控制在吸尘罩的范围内,便于充分吸收风碎渣扬尘,避免超细微粉尘逃逸,充而高效收集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钢渣开放式收集处理,具体是涉及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钢渣产生量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有增无减。其中风碎钢渣处理法是将渣罐内装有的液态钢渣运到风碎装置处倾翻,使熔渣从罐中流出来,通过高压压缩空气吹散,碎散成微小颗粒,同时通过水进行冷却,进而产生大量的正压水气和无数不规则颗粒。业内通常会采用喷淋降尘或者吸尘罩抽取等方式来处理此类扬尘。

2、实际情况,风碎装置和吸尘罩之间结构是开放式的,且水气和小颗粒是正压发散,导致部分细微颗粒和水汽逃逸,尤其在冬天,粉尘和水汽逃逸更为严重,造成炉渣车间环境更加恶劣,车间的空气质量、可见度均不适宜工人作业。

3、因此,本技术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的研制对于冶金钢渣开放式收集处理技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开放空间下,冶金风碎钢渣和吸尘罩有一定距离,从而导致风碎时部分细微颗粒和水汽逃逸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本技术利用蒸汽环形成蒸汽帘,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的斗状吸尘罩(1),斗状吸尘罩(1)上窄下宽,中间有孔,所述斗状吸尘罩(1)上端连接排烟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吸尘罩(1)下部开口端沿斗状吸尘罩檐口设置蒸汽环(3),所述蒸汽环(3)下方的供气平台上对应设置独立的输气环(4);所述蒸汽环(3)上开设出气方向朝下的出气结构Ⅰ(31)和通气管Ⅰ(32);所述输气环(4)上开设出气方向朝向斗状吸尘罩(1)的出气结构Ⅱ(41)和通气管Ⅱ(42);所述排烟装置(2)包括竖向的排气管Ⅰ(21)、横向的排气管Ⅱ(22)和排水斗(23),所述排气管Ⅰ(21)和排气管Ⅱ(22)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排气管Ⅱ(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的斗状吸尘罩(1),斗状吸尘罩(1)上窄下宽,中间有孔,所述斗状吸尘罩(1)上端连接排烟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吸尘罩(1)下部开口端沿斗状吸尘罩檐口设置蒸汽环(3),所述蒸汽环(3)下方的供气平台上对应设置独立的输气环(4);所述蒸汽环(3)上开设出气方向朝下的出气结构ⅰ(31)和通气管ⅰ(32);所述输气环(4)上开设出气方向朝向斗状吸尘罩(1)的出气结构ⅱ(41)和通气管ⅱ(42);所述排烟装置(2)包括竖向的排气管ⅰ(21)、横向的排气管ⅱ(22)和排水斗(23),所述排气管ⅰ(21)和排气管ⅱ(22)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排气管ⅱ(22)内设置第一喷淋机构(221)和第二喷淋机构(222),所述第一喷淋机构(221)倾斜设置在排气管ⅱ(22)内与排气管ⅰ(21)近连接处的上部,所述第二喷淋机构(222)有数个,数个所述的第二喷淋机构(222)均匀向下设置在排气管ⅱ(22)内的上部;所述排气管ⅱ(22)下部的末端向下开设排水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斗(23)下方设置沉淀水池(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碎渣收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凯胡晓光张耀辉饶磊韩宝邬琼王恺凡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