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及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74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及生物反应器,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包括龙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及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反应器
,尤指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及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离不开生物反应器的使用,已知生物反应器分为反复使用生物反应器和一次性使用生物反应器

反复使用的生物反应器一般又分为应用于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的小微型的玻璃制生物反应器和应用于中试和大生产上的不锈钢制生物反应器

反复使用的生物反应器在使用前需要对反应器进行全面的灭菌消毒处理,批次培养结束后还需要对反应器进行清洗处理,尤其在食品及药品生产开发上,还需要对设备清洁做严格的清洗验证,费时费力,这种使用前对反应器消杀灭菌,使用后清洗验证的处理方式,不但增加了很多人工成本,还延长了整个产品开发周期,所以从整体上来计算成本并不一定划算

[0003]所以,市面上也有很多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盛放培养液和培养基的反应罐是一个用特殊的塑料制成的具有足够厚度和韧性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
(
即一次性生物反应袋
)。
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经过辐射灭菌处理,可以使用在制药的各个过程中:如配制

缓冲

暂存

混合

配液等,特别是可以用于细胞

细菌的培养

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一般只使用一次便被废弃了,不需要清洗系统和灭菌系统,避免了交叉污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空间,大大压缩了成本

[0004]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在使用时需要放置在一个不锈钢反应罐内,不锈钢反应罐上需要设置支架来安装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现有的支架结构是在不锈钢反应罐顶部设置两个折弯的圆管,然后将一次性生物反应袋通过皮筋或扎带固定在圆管上,该支架不仅无法收纳软管和线缆,使得走线非常凌乱,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因为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是在反应罐中部的腰形孔处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再由电机驱动支架上升至反应罐顶部,为避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与反应罐壁产生摩擦或碰撞,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无法充分展开,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及生物反应器,不仅降低安全隐患,而且可避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与反应罐壁产生摩擦或碰撞,并使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充分展开,提高反应效果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方面,提供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包括:
[0008]龙门架,用于固定在生物反应器的反应罐顶部,所述龙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立柱

横梁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横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走线槽;
[0009]预挂支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下方,所述预挂支架上设有预挂钩;
[0010]左支架,设置于所述预挂支架的左侧,所述左支架上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
[0011]右支架,设置于所述预挂支架的右侧,所述右支架上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挂钩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过滤器固定夹,所述过滤器固定夹设在于所述横梁的外侧壁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上位于所述走线槽的一侧壁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过滤器固定夹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形孔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固定夹和所述腰形孔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腰形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腰形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过滤器固定夹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固定夹包括底板

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的第一左侧板

第二左侧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右侧的第一右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左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右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及所述第二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右侧板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固定夹还包括第三左侧板和第三右侧板,所述第三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左侧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右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右侧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右侧板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右侧板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应罐的内径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挂支架包括电机

卷绕绳

连接轴

第一杆件

第二杆件

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卷绕绳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杆件

第二杆件

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杆件

第二杆件

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预挂钩,四个所述预挂钩用于钩住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的四个角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件

所述第二杆件

所述第三杆件和所述第四杆件分别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0020]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罐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所述反应罐的顶部

[002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的软管和线缆位于走线槽内,避免走线凌乱降低安全风险,预挂支架的左侧设置左支架,预挂支架的右侧设置右支架,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上升至底部后可转移至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既可防止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升降时与反应罐内壁产生摩擦或碰撞,又可使反应时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充分展开,避免影响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的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用于固定在生物反应器的反应罐顶部,所述龙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立柱

横梁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横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走线槽;预挂支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下方,所述预挂支架上设有预挂钩;左支架,设置于所述预挂支架的左侧,所述左支架上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右支架,设置于所述预挂支架的右侧,所述右支架上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挂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固定夹,所述过滤器固定夹设在于所述横梁的外侧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位于所述走线槽的一侧壁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过滤器固定夹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形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固定夹和所述腰形孔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腰形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腰形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过滤器固定夹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固定夹包括底板

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的第一左侧板

第二左侧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右侧的第一右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左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右侧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左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右侧板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及所述第二左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右侧板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