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44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和自举式驱动电路;负压产生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整流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变压器从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稳压管的正极和第一电容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1,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一电容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2;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三电容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2,正极与第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1;自举式驱动电路与接地端GND1、电源端VCC1和电源端VCC2相连,输出端用于控制SIC的启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负压控制碳化硅的关断,避免由于弥勒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的误导通。避免由于弥勒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的误导通。避免由于弥勒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的误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碳化硅(SIC)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SIC)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型半导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种优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随着高压平台的逐渐普及和对零部件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很多厂商开始用碳化硅(SIC)来代替IGBT,碳化硅(SIC)相对于IGBT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热导率。这使得碳化硅(SIC)器件可以在更高的电压平台和更快的开关频率下工作。
[0003]在一些低成本应用中,自举式驱动电路非常受欢迎,不仅涉及设计简单,而且成本很低,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一路电源就可以驱动上下桥的两个开关管。但是碳化硅(SIC)的IGBT开启的阈值电压要低很多,如果还是用0V去控制关管,容易发生误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只通过一路电源驱动上下桥的碳化硅(SIC),采用负压控制关断,避免了由于弥勒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的误导通。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包括相连的负压产生电路和自举式驱动电路;
[0007]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稳压管D1、第二稳压管D2、第一整流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
[0008]所述变压器从线圈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管D1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1,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
[0009]所述第一稳压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2;
[0010]所述第二稳压管D2的负极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2,其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1;
[0011]所述自举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端GND1、电源端VCC1和电源端VCC2相连,其输出端用于与SIC相连,控制SIC的启闭。
[0012]可选地,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从线圈的第一端相连,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自举式驱动电路包括上桥和下桥,所述上桥的电源端分别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2相连;所述下桥的电源端分别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1相连。
[0014]可选地,所述上桥包括第十电容C10、第二电阻R2、第二整流二极管D4、第一驱动芯
片U1、第六电容C6、第四电阻R4、第三稳压管D5、第五电容C5、第三电阻R3和第七电容C7;
[0015]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2相连;
[0016]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十电容C10和电源端VCC2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一驱动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还通过第五电容C5与第一驱动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第二整流二极管D4和第五电容C5构成自举电路;
[0017]所述第一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用于与SIC的栅极相连;
[0018]所述第三稳压管D5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一驱动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点相连,负极用于与SIC的源极相连;
[0019]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4和第三稳压管D5的负极相连;
[0020]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三稳压管D5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上远离第一驱动芯片U1的一端相连。
[0021]可选地,所述上桥还包括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三电阻R3和第七电容C7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稳压管D5的负极相连。
[0022]可选地,所述下桥包括第二驱动芯片U2、第八电容C8和第六电阻R6;
[0023]所述第二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1相连;
[0024]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1相连;
[0025]所述第二驱动芯片U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用于与SIC的栅极相连。
[0026]可选地,所述下桥还包括第七电阻R7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九电容C9的其中一端均用于与SIC的源极相连,二者的另一端均用于与SIC的栅极相连。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只通过一路电源驱动上下桥布置的SIC,采用负压控制关断,避免了由于弥勒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的误导通。
附图说明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负压产生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自举式驱动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
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0036]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包括相连的负压产生电路和自举式驱动电路;
[0037]如图1所示,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稳压管D1、第二稳压管D2、第一整流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负压产生电路和自举式驱动电路;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稳压管D1、第二稳压管D2、第一整流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变压器从线圈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管D1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1,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还作为接地端GND2;所述第二稳压管D2的负极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2,其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还作为电源端VCC1;所述自举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端GND1、电源端VCC1和电源端VCC2相连,其输出端用于与SIC相连,控制SIC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从线圈的第一端相连,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式驱动电路包括上桥和下桥,所述上桥的电源端分别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2相连;所述下桥的电源端分别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举式SIC负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包括第十电容C10、第二电阻R2、第二整流二极管D4、第一驱动芯片U1、第六电容C6、第四电阻R4、第三稳压管D5、第五电容C5、第三电阻R3和第七电容C7;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端GND1和电源端VCC2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跃文符胜高施佳丽张臻陈雷牛敬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首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