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76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扭机,其包括机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扭机


[0001]本技术涉及预扭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预扭机


技术介绍

[0002]多股线缆进入对绞机前需要进行依次预备扭合,以便分担束丝机绞合负荷,使线缆最终绞合圆整饱满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
CN102800436B
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预扭机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机架和设于该机架中的转筒,转筒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同轴线分布的左

右空心转轴轴承配合与机架的一对支撑板上,转筒中设有左

右导轮,该左

右导轮的中心轴处于一对平行面上且交叉分布,所述的左

右空心转轴的内端口处分别设有左

右中心导轮,左右导轮之间设有导线模具,导线模具上分布有三个导线孔,工作时,转筒旋转,多股线缆从转筒左端的空心转轴进入该转筒,经左中心导轮后穿过导线模具上的第二导线孔,并在绕经左导轮后穿过导线模具上的第三导孔,最后经右中心导轮从转筒右端的空心转轴穿出转筒

但是,该预扭机只有旋转功能,没有引线功能,在预扭形成绞距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线缆打滑的情况,预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扭效果较好的预扭机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扭机,所述预扭机包括机架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预扭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预扭组件上的调节组件,所述预扭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相对两端的入线筒和出线筒

设置在所述入线筒与所述出线筒之间的转动架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

设置在所述入线筒一侧的第一牵引件

设置在所述出线筒一侧的第二牵引件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导线块和驱动所述导线块移动的调节件,所述导线块上开设有供线缆穿设的导线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杆

支撑板以及把手,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转动架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后与所述导线块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调节杆远离所述导线块的一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段和光滑段,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螺纹段的一端,所述光滑段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导线块内,且与所述导线块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架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向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腰形槽,所述导向件的一端穿设腰形槽设置,且所述导向件穿设所述腰形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进一步地,所述预扭机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主动轮

从动轮以及皮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
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固定套设在所述出线筒上,所述皮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预扭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相对两端,所述入线筒可转动地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出线筒可转动地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固定架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入线筒及所述出线筒上均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入线筒及所述出线筒上均固定套设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的一侧设置有碟式刹车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外部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入线筒相对应的入线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出线筒相对应的出线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预扭机,通过设置第一牵引件

第二牵引件

第一导向件

第二导向件以及调节组件,从而能够使得预扭机具有引线功能,因此,在预扭形成绞距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线缆打滑的情况,预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预扭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预扭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预扭机中省略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所示预扭机中省略外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所示预扭机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是图3所示预扭机中省略外壳的俯视图

[0021]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1、
机架;
10、
外壳;
101、
入线孔;
102、
出线孔;
103、
移门;
104、
观察窗;
2、
预扭组件;
20、
刹车盘;
201、
碟式刹车器;
21、
固定架;
22、
转动架;
221、
连接板;
2210、
腰形槽;
222、
横板;
23、
入线筒;
230、
轴承;
24、
出线筒;
25、
第一导轮;
26、
第二导轮;
271、
第一牵引件;
272、
第二牵引件;
281、
第一导向件;
282、
第二导向件;
3、
驱动组件;
31、
驱动电机;
32、
主动轮;
33、
从动轮;
34、
皮带;
4、
调节组件;
41、
导线块;
411、
导线孔;
42、
调节件;
421、
调节杆;
4211、
螺纹段;
4212、
光滑段;
422、
支撑板;
423、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扭机,其包括机架
1、
预扭组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扭机包括机架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预扭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预扭组件上的调节组件,所述预扭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相对两端的入线筒和出线筒

设置在所述入线筒与所述出线筒之间的转动架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

设置在所述入线筒一侧的第一牵引件

设置在所述出线筒一侧的第二牵引件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导线块和驱动所述导线块移动的调节件,所述导线块上开设有供线缆穿设的导线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杆

支撑板以及把手,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转动架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后与所述导线块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调节杆远离所述导线块的一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段和光滑段,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螺纹段的一端,所述光滑段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导线块内,且与所述导线块转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扭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来泉杨川刘勇王卫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鼎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