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76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绞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包括主轴和复绕盘,复绕盘固定套设在主轴上,复绕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的一端均设置有排线组件,每个排线组件上均设置有线,每根线的一端均缠绕在复绕盘上。其目的在于: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复绕盘三线复绕易因交叉而造成线的表面磨损和多线断线后不易理清线的顺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以及若张力不均会影响绞合后产品质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绞线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多线型同心绞在多根线复绕过程中,一般采用三根线同时复绕在同一个复绕盘上,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一个排线导轮对应一个复绕盘,一个排线导轮将多根线并排地复绕到线盘上去,通过排线将线从线盘一边排到另一边进行往复运动。在这种绕线方式中,由于三根线靠的很近,以及在排线到线盘边换向时,线会有交叉等现场,使得在绞线时易因交叉而相互摩擦,影响线的表面质量;且因三线同时操作,使得多线断线后不易理清线的顺序,以及复绕失败极易造成线的顺序不清,从而使得绞合是线与线之间极易相互压线造成断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同时,在同心式绞合的过程中,放线的张力也需要控制,若张力不均会影响绞合后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用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现有复绕盘三线复绕易因交叉而造成线的表面磨损和多线断线后不易理清线的顺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以及若张力不均会影响绞合后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包括主轴和复绕盘,所述复绕盘固定套设在主轴上,所述复绕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的一端均设置有排线组件,每个所述排线组件上均设置有线,每根所述线的一端均缠绕在复绕盘上。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复绕盘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对称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这样设置,用于安装排线组件。
[0007]进一步,所述排线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排线导轮,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排线导轮转动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线从排线导轮上导出。这样设置,用于引导线的走向,避免线的交叉。
[0008]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均呈圆柱状。这样设置,当线受到大量张力向前拉扯时,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便在第一凹槽内发生转动,防止线被迫拉长,影响最终绞合的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板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均设置有弹簧。这样设置,当线正常运转时,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在弹簧的弹性形变作用下复位,达到调整控制张力的效果,避免绞合的线因各跟线的张力不同而导致
最终绞合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均与第一安装组件结构相同。这样设置,避免复绕盘上的三根线在穿过排线组件时发生交叉,从而减少了线表面的磨损,且便于理清线的顺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1、通过复绕盘、排线组件和线的相互配合,复绕盘上沿轴向划分三个绕线区,每个绕线区的线均沿排线组件导出,避免交叉,解决了现有复绕盘三线复绕易因交叉而造成线的表面磨损和多线断线后不易理清线的顺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的问题;
[0013]2、通过安装板、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一凹槽、固定杆、弹簧和线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自由端能够向前倾斜,防止线被迫拉长,达到了调整控制张力的效果,避免了绞合的线因各根线的张力不同而导致最终绞合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0014]3、通过排线导轮和线的相互配合,使得复绕盘上的三根线分别沿各自的排线导轮导出,避免了线的交叉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主轴1、复绕盘2、第一安装组件3、安装板31、第一转动板32、第二转动板33、固定杆34、第二凹槽35、弹簧36、第二安装组件4、第三安装组件5、排线组件6、连接杆61、排线导轮62、线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0]本技术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包括主轴1和复绕盘2,复绕盘2通过键连接固定套设在主轴1上,复绕盘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3、第二安装组件4和第三安装组件5,第一安装组件3、第二安装组件4和第三安装组件5的一端均设置有排线
组件6,每个排线组件6上均设置有线7,每根线7的一端均缠绕在复绕盘2上,本实施例中,复绕盘2上沿轴向划分三个绕线区,每个绕线区的线7均沿排线组件6导出,避免交叉,解决了现有复绕盘2三线复绕易因交叉而造成线7的表面磨损和多线断线后不易理清线7的顺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的问题。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组件3、第二安装组件4和第三安装组件5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一安装组件3为例进行说明,如下:第一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板31、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安装板3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复绕盘2的一侧,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对称安装在安装板31的一侧,安装板3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均焊接有固定杆34,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固定杆34上,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的一端均呈圆柱状,且位于第一凹槽内,便于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发生转动,当线7受到大量张力向前拉扯时,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便在第一凹槽内发生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板32和第二转动板33的自由端向前倾斜,防止线7被迫拉长,影响最终绞合的产品质量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1的一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包括主轴和复绕盘,所述复绕盘固定套设在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绕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第三安装组件的一端均设置有排线组件,每个所述排线组件上均设置有线,每根所述线的一端均缠绕在复绕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复绕盘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对称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同心式绞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排线导轮,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季新季忠玉韦美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