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军专利>正文

一种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1270 阅读:7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种植玉米和马铃薯。本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是林业和农业结合的大行距技术模式,在一块地里播种了多种植物,互不影响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阳能利用率,解决了通风、透光的问题,满足其生长需要,使单种田变成多种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的套种方法,特别指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的总目标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生理学家早已指出,以现有 的农业生产能力只利用了照到田间太阳能的-3%,这个利用率近一个世纪来未见明显 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是一块田地里种植单一品种的农作物,土地利用率低。现经多年研 究、试种及各地的生产实践证明,加大农作物行距与增产形成很大的正相关。如何充分有效 的将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到5%以上,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是农业专家 都在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方法是加大 行距、缩小株距,使通风、透光更好,让农作物通过与树木套种使产量增收、增效的种植方 法。现研究专利技术的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林、农、园三结合的种植方法,使1公顷单种田 变成了 1公顷的多种田,三项同时种在1公顷地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通风、透光提高 太阳能的利用率,使光合作用增强,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变了质量,多施有机肥,生产出 品位纯正的有机食品。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其 特征是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 种植8道玉米和8道马铃薯,每道玉米为3-5行,每道马铃薯为4-6行,杨树的行距为2m-4m, 株距为lm-3m,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的道距为lm-2m,玉米、马铃薯的株距都为0. lm-0. 3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是林业和农业结合的大行距技术模 式,在一块地里播种了多种植物,互不影响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阳能利用率,解决了通风、透光,使作物的养料碳源(COz)在风的作用下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农作物,满足其生长需要,使单种田变成多种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可起到农民多增产,多增 收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平面图(杨树、玉米、马铃薯各用黑方块、粗横道、细 横道表示)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半公顷的地里。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 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形成防护林,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种植8道玉米和8道马铃薯,每道玉米为4行,每道马铃薯为5行,杨树的行距为3m,株距为2m,玉米和马铃薯之间 的道距为1. 5m,玉米、马铃薯的株距都为0. 15m。要求每亩地施有机肥不少于5吨.权利要求,其特征是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种植8道玉米和8道马铃薯,每道玉米为3-5行,每道马铃薯为4-6行,杨树的行距为2m-4m,株距为1m-3m,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的道距为1m-2m,玉米、马铃薯的株距都为0.1m-0.3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种植玉米和马铃薯。本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是林业和农业结合的大行距技术模式,在一块地里播种了多种植物,互不影响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阳能利用率,解决了通风、透光的问题,满足其生长需要,使单种田变成多种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文档编号A01G1/00GK101803527SQ20101016916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宝军, 郝巴雅斯胡良 申请人:李宝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木和农作物的套种方法,其特征是:将杨树、玉米、马铃薯套种在一块地,自北向南种植8行杨树,8行杨树向南再间隔种植8道玉米和8道马铃薯,每道玉米为3-5行,每道马铃薯为4-6行,杨树的行距为2m-4m,株距为1m-3m,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的道距为1m-2m,玉米、马铃薯的株距都为0.1m-0.3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军郝巴雅斯胡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