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具备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与现有的模块相关的技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路模块。该电路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多个电子部件、导电性隔板以及绝缘树脂层。
[0003]电路基板具有具备上主面的板形状。导电性隔板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上主面。导电性隔板是从电路基板的上主面朝上方向延伸的一张金属板。导电性隔板包括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以及第三结构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一结构部及第二结构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结构部设置在第二结构部的右前。第三结构部的前端与第一结构部的左端连接。第三结构部的后端与第二结构部的右端连接。这样,导电性隔板具有通过将一张金属板在第一结构部与第三结构部的边界及第二结构部与第三结构部的边界这两处弯折而成的构造。由此,导电性隔板将电路基板上的空间分为第一块及第二块。第一块是导电性隔板之前的空间。第二块是导电性隔板之后的空间。
[0004]多个电子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块。多个电子部件的剩余部分设置于第二块。绝缘树脂层覆盖多个电子部件及导电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上主面及下主面;第一金属构件,包括第一板状部,该第一板状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具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前主面及后主面;第一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金属构件靠前方;第二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金属构件靠后方;以及密封树脂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将所述第一金属构件、所述第一电子部件及所述第二电子部件覆盖,所述第一金属构件还包括第一左支承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边界定义为第一左边界,所述第一左边界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左部,所述第一左支承部在所述第一左边界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弯折,以便位于比所述第一板状部靠前方或后方的位置,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下端及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基板,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下端及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下端朝上方向延伸的第一左下切口,以便所述第一左边界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下端及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在所述第一左边界从所述第一板状部朝前方向或后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将沿前后方向观察时,沿左右方向使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下端相连的线定义为第一板状部下边,在所述第一板状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板状部下边朝上方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第一板状部下切口,所述第一左下切口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下切口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将沿前后方向观察时,沿左右方向使所述第一板状部的下端相连的线定义为第一板状部下边,在所述第一板状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板状部下边朝上方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第一板状部下切口,所述第一左下切口的上端位于比所述第一板状部下切口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左端朝前方向或后方向延伸,将沿左右方向观察时,沿前后方向使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下端相连的边定义为第一左支承部下边,在所述第一左支承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下边朝上方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第一左支承部下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还具备第二金属构件,所述第二金属构件包括第二板状部,该第二板状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具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前主面及后主面,所述第一左支承部在所述第一左边界从所述第一板状部朝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金属构件还包括第二右支承部,将所述第二板状部与所述第二右支承部的边界定义为第二右边界,所述第二右边界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右部,所述第二右支承部以在所述第二右边界从所述第二板状部朝前方向延伸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右边界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弯折,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下端及所述第二右支承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右支承部的前端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还具备第二金属构件,所述第二金属构件包括第二板状部,该第二板状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主面,且具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前主面及后主面,所述第一左支承部在所述第一左边界从所述第一板状部朝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金属构件还包括第二左支承部,将所述第二板状部与所述第二左支承部的边界定义为第二左边界,所述第二左边界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左部,所述第二左支承部以在所述第二左边界从所述第二板状部朝前方向或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左边界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弯折,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下端及所述第二左支承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右端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左支承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构件还包括第一右支承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一右支承部的边界定义为第一右边界,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翔太,小川伸明,浅野裕希,村中昭宏,上嶋孝纪,北嶋宏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