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37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多用途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及散热装备
,具体的,是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技术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汽车照明技术
/
照明方式的更新迭代,以前的以钨丝车灯的传统设计方式以及逐步被
LED
照明和激光照明的技术取代,据
2022
年的统计,全球约
50
%的新生产的汽车均已采用了或局部采用
LED
的照明技术与激光照明技术

[0003]LED
照明技术与激光的照明技术对比传统的钨丝发光照明技术对比,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寿命长;节能环保;亮度高;更加安全稳定可靠性非常高;更加符合智能化电脑控制以及保护行人安全;
[0004]但是
LED
照明与激光照明技术带来的困难是大量热量累积以及对线路板的潜在威胁;急需高效稳定的散热部件对热量的转移与散发,以确保
LED
灯组
/
激光灯组一直处于设计要求的稳定工作温度以保证电路安全
/
车辆安全和驾乘人员安全

[0005]目前广泛采用的传热方式和散热方式是“压铸件散热器
+
风扇”的组合式解决方式

以及铝型材挤出型散热器两种主要制造方式:
[0006]“压铸件散热器
+
风扇”的组合中,压铸件普遍采用的材料是
ADC6/ADC10/ADC12
等铝合金;但是因为
ADC
铝合金材料的散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
基本只能在
146/100/92(
参考

材料热力学
》(
第三版
))
;同时因为压铸工艺制程的限制,如:
[0007]1)
考虑到产品顶出需要的增加的顶出结构,会影响整个产品的鳍片设计数量,排列密度及风向流动对鳍片表面的消极影响;
[0008]2)
考虑到产品顺利脱模而在散热鳍片,鳍片是整个散热器中最最核心的部位上增加的脱模角度,会导致鳍片的高度受到限制;
[0009]3)
压铸工艺可能导致的产品内部结构的气孔
/
砂孔
/
,均为降低产品的散热性能;
[0010]4)
风扇的导入对灯组的结构也增加了复杂的控制,同时因为风扇的工作稳定性
/
耐久性
/
维护保养的复杂性,均造成了车灯的整体复杂性及成本的提高;
[0011]铝型材挤出型散热器:
[0012]结构简单,无法添加复杂必须的结构以便于安装固定;
[0013]散热鳍片结构单一,无法按照散热模拟进行结构优化;
[0014]需增加额外的结构部件进行配合安装固定以增加稳定性;
[0015]散热鳍片的自然风流动方向单一,不利于自然风情况下的稳定的散热表现

[001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

[0018]技术方案如下:
[0019]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

设置于散热基板一面上的散热部;
[0020]散热部为不同规律排列

不同尺寸大小

不同尺寸长短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
[0021]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间具有横向间距
A
和纵向间距
B
,横向间距
A、
纵向间距
B
可以灵活调整与匹配满足不同部位的热量散发需求,形成适应间距匹配式多用途散热结构

[0022]进一步的,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为有规律的正列排布

以离散式不均匀排布

正列与离散式交叉混合排布

[0023]进一步的,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还包括规格大小尺寸
C
,通过调整规格大小尺寸
C
,散热执行体大小调节结构

[0024]进一步的,散热部的顶端边缘呈直线状

或曲线状

[0025]进一步的,散热部选择散热系数为
236
的铝材的
Al1050/1060/1070
系列材质

或散热系数为
401
的铜材的
C1100
系列材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能力对比压铸铝合金
ADC10
分别提升
2.3
倍以上和4倍以上;形成高效散热执行结构

[0026]进一步的,散热基板上对应散热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

[0027]进一步的,散热基板另一面上包括电路传热接触面

[0028]进一步的,电路传热接触面对应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孔位

[0029]进一步的,散热基板上对应电路传热接触面还设置有电路板耦合点

[0030]进一步的,散热基板上,还设置有散热器安装孔位

[0031]进一步的,散热部的设计与优化是与车灯厂同步模拟测试,并通过专门的散热模拟软件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Floefd Simulation
确定的

[0032]其中:
[0033]LED
发光源

激光发光源包括的热源电路板与通过电路板传热接触面与散热基板贴合并通过电路板安装孔位进行紧密固定;
[0034]热源电路板上的热源可靠稳定地传给传热基板;
[0035]传热基板上的热量传递至不同规律排列

不同尺寸大小

不同尺寸长短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
[0036]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通过周边空气的流动将表面的热量不断散发到流动空气中形成热量的转移并带来散热器的温度降低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良好的进行散热执行,制备成本低,便于企业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空气流动模拟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散热部
Z
轴方向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板

设置于散热基板一面上的散热部;散热部为不同规律排列

不同尺寸大小

不同尺寸长短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间具有横向间距
A
和纵向间距
B
,横向间距
A、
纵向间距
B
可以灵活调整与匹配满足不同部位的热量散发需求,形成适应间距匹配式多用途散热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散热片为有规律的正列排布

以离散式不均匀排布

正列与离散式交叉混合排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用途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部包括的若干散热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凌郭啟才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鸿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