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23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包括阻水板,所述阻水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所述连接结构一与连接结构二为可拆卸式连接,当相邻两阻水板进行安装时,后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一安装在前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二中实现固定,还包括用于破开土体的破土结构,所述破土结构安装在阻水板下方,河道分隔阻水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和组装都极为方便,河道分隔施工方法,通过将湍急的河水进行分层处理,逐步减少河流对围挡的冲击作用,形成多块缓冲区域,增大施工的安全系数。逐区域进行抽水,可以缓解围挡的受力压力,将施工区隔内的积水抽至相邻区隔,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城市施工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绿色的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河道施工的重难点在于,施工坑内的积水淤泥难以排出,施工废料很容易流入河流造成水质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而传统的拉森钢板桩在遇到复杂的地质情况如硬土层或摩阻力较大的土层时就难以将拉森钢板桩打入,拔出时也会对周围土体造成较大扰动,对周围既有结构也会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地基沉降从而对既有结构造成破坏。故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河道施工方案,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分隔施工法,不仅便于河道施工现场的布置工作,且便于控制周围水质,便于保护生态环境,高效经济的解决问题,提升工程品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分隔式施工方法,将整块的施工区域分隔成几个部分,进行同步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并可以及时检查漏水点,趁早的做出预防措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板,所述阻水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所述连接结构一与连接结构二为可拆卸式连接,当相邻两阻水板进行安装时,后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一安装在前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二中实现固定,还包括用于破开土体的破土结构,所述破土结构安装在阻水板下方。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水板的截面为波浪状,所述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分别安装在阻水板上相对两侧的端面上,所述破土结构安装在阻水板下方的端面上且位于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之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一为镂空圆环,所述连接结构二为空心套筒,当相邻两阻水板进行安装时,所述镂空圆环插设在空心套筒中。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土结构为斧体,所述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阻水板下端面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破开土体的斧刃部,所述连接部与斧刃部相对设置,所述斧体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阻水板下端面上。
[0008]上述结构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包括阻水板,在阻水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以及破土结构,当需要在指定位置安置阻水板时,将阻水板通过破土结构垂直的插入土层后,后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一安装在前一阻水板上的连接结构二中,直至两个阻水板达到同一水平实现固定,将阻水板首尾依次通过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进行连接固定即可形成围挡,由于阻水板的材质存在一定弹塑性,故可在需要时将阻水板以弧形或拱形进行布置,待形成密封区域后即可进行抽水等后续操作,河道
分隔阻水结构适用于河道内施工区域的围挡的安装固定,其独特的设计也更好的适用于淤泥质土的施工,但若遇到可使用此结构的其他情况,也可以进行单独施工。
[0009]阻水板下端面安装有一排尖端的破土结构,可以更好的将围挡插入土壤中,当围挡下端面进入很深的土层后,依旧可以有很好的进入效果。另外通过设置的破土结构,使得在安装河道分隔阻水结构时,对周围土体的冲击力较小,降低了对周围图里的破坏,以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0010]阻水板之间的连接结构采用镂空圆环以及空心套筒的设计,这使得阻水板单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阻水的效果更好。当阻水板插入淤泥质土、饱和质土、粉质粘土等土质后,会在连接结构处产生真空负压状态,而镂空的圆环与空心套筒的设计,则会使得插入阻水板时,破坏其表面的负压状态,使得安装更加容易也更加紧密,拆卸时同理。
[0011]一种河道分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确定施工区域,然后在施工区域的外围安装围挡,施工区域的临岸河侧采用不拦截的形式,而后在围挡区域内进行分块,按照不同施工场地的标段划分进行布置,使每一单独的分块都承受相同水流的压力;S2:对围挡区域内的每一个分块进行区隔编码,每个分块的尺寸平均,在编码完成之后,由内而外的从中间点分块依次向外侧进行抽水,S3:首先将中心点分块的积水抽干,将中间点分块的积水平均抽至其外侧相邻的分块内,待中心点分块内的积水抽干后即可进行施工;S4:在施工过程中,观察各相邻分块之间是否有漏水现象出现,若有,则及时进行修补,中心点分块施工完成后,对中心点分块相邻的外侧分块进行抽水,将中心点分块相邻的外侧分块的积水平均抽至其外侧相邻的分块内,将积水抽干后,对其进行施工,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将施工区域内最外侧分块内的水抽至施工区域外的河道中,并对最外侧的分块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则施工区域内的各分块均完成施工;S5:待所有分块施工完成后,依次拆除施工区域内的围挡,然后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施工垃圾,并将施工垃圾从施工区域内运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施工区域最外侧围挡布置为直线形、弧形以及拱形,当施工河流的流量小,流速慢时,最外侧围挡布置为直线型,当施工河流的流量大,流速快时,最外侧围挡布置为弧形或拱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2和S3中,对施工区域内的分块进行A

J编码,中心点分块的编码为C分块和H分块,由中心点分块向外依次编码为B分块和G分块、D分块和I分块、A分块和F分块以及E分块和G分块,首先将C、H两分块内的积水抽干,将C分块的积水平均抽至B、D两分块中;将H分块的积水抽至G、I两分块中,待C、H两分块内的积水抽干后即可进行施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分块和H分块施工完成后,同步对B分块、D分块、G分块、I分块进行施工,并分别将四分块的积水抽至其外侧相邻的分块中,最后将最外侧A分块、E分块、F分块、J分块的积水抽至河道中。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5中,在拆除施工区域内最外侧围挡时需要慢拔,当使用作业车进行拆除围挡时,则由内向外依次进行拆除围挡,当使用作业船进行拆除围挡时,则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拆除围挡。
[0016]上述结构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分隔施工方法,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将湍急的河水进行分层处理,逐步减少河流对围挡的冲击作用,形成多块缓冲区域,增大施工的安全系数。逐区域进行抽水,可以缓解围挡的受力压力,将施工区隔内的积水抽至相邻区隔,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便于施工现场人员布置、设备布置、施工方案的编排,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0017]通过阻水板首尾固定形成的围挡的迎水面可以采用直线形、弧形、拱形的围挡布置形式,可提供更大的抗倾覆力,对于坑内的施工环境有安全保证,也保证了水流不会轻易的流入坑中,流量过大流速过快时,可采用双层结构进行围挡。
[0018]通过实地考察河流的流量情况,若流量小,流速慢的河流,围挡可采用直线形,若遇到流量大、流速快的河流条件,则将最外层的围挡布置为弧形、拱形,以便获得更大的抗倾覆力,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最外侧的围挡采用双拦截布置,以取得更好的阻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板(2),所述阻水板(2)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一(1)和连接结构二(4),所述连接结构一(1)与连接结构二(4)为可拆卸式连接,当相邻两阻水板(2)进行安装时,后一阻水板(2)上的连接结构一(1)安装在前一阻水板(2)上的连接结构二(4)中实现固定,还包括用于破开土体的破土结构(3),所述破土结构(3)安装在阻水板(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板(2)的截面为波浪状,所述连接结构一(1)和连接结构二(4)分别安装在阻水板(2)上相对两侧的端面上,所述破土结构(3)安装在阻水板(2)下方的端面上且位于连接结构一(1)和连接结构二(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一(1)为镂空圆环,所述连接结构二(4)为空心套筒,当相邻两阻水板(2)进行安装时,所述镂空圆环插设在空心套筒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分隔阻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土结构(3)为斧体,所述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阻水板(2)下端面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破开土体的斧刃部,所述连接部与斧刃部相对设置,所述斧体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阻水板(2)下端面上。5.基于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分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确定施工区域,然后在施工区域的外围安装围挡,施工区域的临岸河侧采用不拦截的形式,而后在围挡区域内进行分块,按照不同施工场地的标段划分进行布置,使每一单独的分块都承受相同水流的压力;S2:对围挡区域内的每一个分块进行区隔编码,每个分块的尺寸平均,在编码完成之后,由内而外的从中间点分块依次向外侧进行抽水,S3:首先将中心点分块的积水抽干,将中间点分块的积水平均抽至其外侧相邻的分块内,待中心点分块内的积水抽干后即可进行施工;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岳峰郜殿伟朱光轩汪帅争白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