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参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振动分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参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
技术介绍
[0002]关节伺服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安全及使用寿命
。
机器人关节主要由伺服电机
、
减速机
、
联轴器
、
负载及其控制系统所构成,是一个典型的机电耦合系统
。
机电耦合是机械和电气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现象,机械系统中的运动
、
变形等因素会对电气系统的电学特性产生影响
。
而电气系统的信号
、
电磁场等因素也会对机械系统影响,从而导致两者相互作用
。
这类复杂机电系统中,当机器人关节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受到如电气饱和
、
联轴器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变得复杂,导致系统零部件易发生故障甚至损坏
。
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多参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对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传动系统进行机电耦合分析,将关节伺服传动系统简化为“电机
‑
减速机
‑
负载”系统,工业机器人关节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
、
减速机
、
负载组成;关节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的表达式如下:其中,
J
E
,J
L
分别为电机转动惯量
、
负载转动惯量;
T
E
,T
W2
分别为电机电磁转矩
、
联轴器轴2的扭矩;分别为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角速度
、
末端负载的角速度;
C
W1
,C
W2
分别为轴
1、2
的粘滞阻尼系数;
K
W1
,K
W2
分别为轴
1、2
的刚度系数;
u
为减速机的减速比;
Δθ
为关节扭转前后角度差;
S2
:基于
S1
中所述的“电机
‑
减速机
‑
负载”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建立该系统的机电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其表达式如下:其中,
J
M
为减速器转动惯量;
C
E
,C
M
,C
L
分别为电机粘滞阻尼系数
、
减速机粘滞阻尼系数和负载粘滞阻尼系数;
T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海,胡金祥,杨小波,柳小勤,刘韬,刘乙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