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传感器链条断裂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936 阅读:7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传感器链条断裂检测器。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并调整刮链的张力的装置。所述装置随着断裂链条离开回程链轮并进入输送带顶道而对所述断裂链条进行识别。在检测时,所述链条能通过铠装工作面输送带控制系统自动停止,从而避免进一步损坏的可能性,并警告操作人员需要维修链条。该装置还提供了一种输送带,该输送带在两端具有滑动架,从而在维持良好的链条张力和控制力的同时能将输送带末端独立地调整到煤柱的每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链板式输送带的位置并用于检测和调整链式输送带的 刮链的张力的机构。
技术介绍
输送带、例如铠装工作面输送带为集成的长壁系统的部分,该长壁系统还包括截 煤机和顶面支撑件。由于长壁系统一次从矿块中除去一条(棱)矿物质,因此,输送带上的 负荷随着切割机沿着输送带移动而改变。输送带逐渐前进一棱,以便自身复位以用于下一 次切割。通过输送带每端的链轮所驱动的连续链条和链板组件沿着输送带的顶道拖拽待 开采矿物质。更具体而言,带有连接链条的链板并间隔开的链条为普通链条。在递送端,矿 物质被卸到邻近输送带上,而连续链条进入其延续到回程端的底道,其中,回程端卷筒或者 链轮使得链条反向。铠装工作面输送带通常以固定总长(链轮中心)运行,但它们更通常地装配有可 延伸回程端框架。可延伸回程端框架的作用在于拉紧正常工作期间产生的松链。输送系统 的诸多部件的负载和复位变化导致了链条张力的改变。为确保不产生松弛链条,往往自动 控制可延伸回程端框架的移动,从而维持固定链条张力。这样的反复动作造成组成整个输送系统的许多部件的复位。由于对这些系统而 言,没有可用的直接操纵结构,因此,将设备与煤柱保持在一条线上是非常困难的。操作人 员必须凭借他们的经验调整输送带与煤柱的相对位置来减小设备逐渐侧滑的趋势。这必然 导致只能通过操作人员的校正动作才能让输送带转向而与煤柱成几度的角度正面滑行。这 做起来非常缓慢,而且也难以度量。在某些运行条件下,链条链板组件中两根链条的其中一根可能会在顶道上断裂。 此时,余下的链条能与断裂的链条一同进入回程圈。底道中的更小张力可由单链承受,该单 链延续至回程端,然后延伸到回程端链轮上方。如果在顶道上没有识别到断裂的链条,则后 果是造成第二根链条发生故障,这在第二根链条接近递送区域时极易发生。随后会损坏相 联设备。因此,必须用较长的停工时间来维修故障。断裂链条的目测鉴定是可能的,但由于 链条被输送的矿物质覆盖而变得不太可能。另外,对于大多数的安装问题,安全要求禁止操 作人员邻近输送带的回程端,这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检测的机会。美国专利第5,131,528号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链板式输送带。图1以简单形式 示出了了解输送设备环境必需的各种输送带元件。输送设备或者组件由标号10总体示出, 并包括由虚线局部示出的可弯曲输送带16的跨度分开的传动卷筒/链轮12和空转/导向 卷筒/链轮14。如图所示,输送带16包括双传送链条18以及附接至双链条18的多个间隔 开的链板20,在输送带组件的运行期间,链板20沿着下层输送溜槽21推动混合料,例如原 煤。输送带组件10通常与矿井壁并排定位,其中,开采原料的接缝用以将原料输送至一端。 然后将原料输送至辅助输送带以进一步处理。卷筒/链轮12适当地联接至输送带驱动马达22。马达22的运行使得链轮与双链 条18啮合,从而令输送带16前进。形成输送带组件10的“拼接框架”第一部分的一对侧 壁24用于可转动地支撑卷筒/链轮12。侧壁24被示为与形成上述框架第二部分的第二对 侧壁26伸缩啮合,并与侧壁24 —同包括上述拼接框架。由标号48总体示出的伸缩接头允 许框架部分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空转卷筒/链轮14适当地安装用于在侧壁26之间转动。从而,在邻近的侧壁24 和26之间的接头48处的相对移动使得卷筒/链轮12和14之间的跨矩因此而改变。双传 送链18可根据调节支撑卷筒/链轮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方向而具有增大或减小的张力。为 实现此相对移动,组件10具有一对液压缸28和30形式的张紧装置,液压缸各自安装在邻 近的侧壁26上并与其固定。其他实施例(未示出)中,可只使用单个液压缸。这些缸具有 活塞32和34,每个活塞以任意已知和方便的方式可操作地联接至侧壁24。活塞32和34的移动使得以侧壁24为代表的输送带16的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 分和侧壁26纵向移动,从而按要求令链条18松驰或者张紧。活塞32和34的移动控制受 如图1中数字40总体所示的传统液压拉伸控制电路的影响。如上所述,一定量地拉紧传送链18适当而有效地操作输送带组件10是必不可少。 张力过小可能会导致传送链使得链轮齿往上缩,最终在恶劣条件下脱离。相反,过大的张 力可能会导致输送带部件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增大输送设备各个部件出现机械故障的风险。Weigel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117,989号中的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控制输送带的刮 链上的张力的现有技术机构。图2示出了可张紧回程部位,标记为51,其形成链板式输送带 的辅助驱动器,且可由驱动器(未示出)驱动的辐条链轮52位于该可张紧回程部位上。所有通道部分70和机架51,且其中,位于它们之间的任何适用中间或者过渡通道 具有顶道54A和底道54B。在顶道54A中,待输送的原料(例如煤)通过链板20输送至主 驱动器,而在底道内,链板返回至辅助驱动器。顶道内不断变化的负载条件致使输送带16 的顶道和底道部分中的张力改变。为了检测输送带16的张力,总体由60标示的传感器位于形成辅助驱动器的回程 部位51的框架上。该传感器具有带有弧形滑动面61的滑动本体或传感器本体62,该弧形 滑动面与轴63联接,从而不能翻转,所述轴倾斜到达链式输送带的机架51的顶道54A中用 于链板式输送带16的输送槽和回程槽上方。轴63支撑在轴承座64中,其中一个轴承座在 回程部位51的后侧面示意性示出。传感器本体62的重量使其滑动面61直接与测量区域 中链板20的顶表面或者垂直链节57的顶表面接触。同时,支撑在轴承座64中而能旋转的 轴63形成测量轴,而且通过轴编码器65可检测测量轴63的相对位置,并因此可检测与测 量轴牢固联接的传感器本体62的相对位置或者旋转位置,此外,通过信号线71将检测结果 输送至计算控制单元72。计算控制单元72根据轴编码器65的测量信号,随后通过信号线 75起动回程部位51的张紧驱动器55。链板式输送带16在回程部位51的顶道54A中的大范围区域(以下称之为测量区 域)内以及双箭头标示的点67与68之间的延伸部分内具有上下滑动间隙。换言之,在沿 着顶道54A的轨迹处于点67与点68之间,输送带16基本上能在垂直方向上,亦即垂直于 顶道73、74的底部自由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刮链以最佳张力行进,亦即,测量区域中的一些链节与顶道74 的底部略微脱离。另一方面,当链条摇晃时,测量区域内以及机架区域内的链节57、58和链 板59在每点都与回程部位51的顶道73或74的底部接触,而传感器本体62最大程度地向 下偏转。此状态由计算控制装置72检测,且张紧驱动器延伸。如果链板式输送带16的张 力增大,则垂直和水平链节57、58与链板式输送带16的链板59可在测量区域内一同移动 得更高,且由于不存在限制导向以及现有的上下滑动间隙(67或68),使得传感器本体62顺 时针旋转,并将轴编码器65所检测的且作为测量信号的偏转传输至计算控制装置72。如果 链条达到对应于张紧链条张力的预设张力,则由于传感器本体62的更大偏转由轴编码器 65直接检测到上述情况,然后,计算控制装置72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闭环控制算法经由信号 线75起动张紧驱动器55,张力调整液压缸56因此而退回,借此减小链板式输送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设备,包括:无端输送带;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相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相对于彼此移动;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用于支撑和驱动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回程链轮,所述回程链轮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横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移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从而使得所述驱动链轮和所述回程链轮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无端输送带包括两根间隔开的链条;以及多个间隔开的输送带链板,每个输送带链板连接在所述两根间隔开的链条之间;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定位为邻近所述链条中的一根链条并附接至所述框架,所述第一传感器布置用以测量所述一根链条的张力的变化;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定位为邻近所述链条中的另一根链条并附接至所述框架,所述第二传感器布置用以测量所述另一根链条的张力的变化;以及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以检测链条张力差异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陶特
申请(专利权)人:乔伊姆特拉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