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执行装置、车辆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执行装置
、
车辆及控制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车辆自动控制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驾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应用的多档减速器换档执行机构多采用微型执行电机和减速齿轮集成方式,目前减速机构的齿轮多采用圆柱齿轮
、
蜗轮蜗杆及滚珠丝杠等形式,这些机构不仅结构复杂
、
体积大
、
噪声大,而且成本高
、
传动效率低,已经不适合未来减速器高精度高效率换档执行的需求
。
[0003]现有技术一般针轮摆线减速机构的一个摆线轮外齿通过与同一个内齿轮内啮合,一个摆线齿轮在传动中的作用完全相同,对传动速比的影响也相同
。
现有技术的针轮摆线减速机构,为了满足执行机构增大速比的要求,需要增加两级以上传动,这样设计势必增加针轮摆线执行机构的体积,不仅增加了执行机构的成本和重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
(1)
,所述上壳体
(1)
内具有第一容纳腔;下壳体
(7)
,所述下壳体
(7)
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下壳体
(7)
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壳体
(1)
连接,所述下壳体
(7)
的第二端连接输出轴
(9)
,所述下壳体
(7)
的内周面设有内齿圈;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摆线齿轮组件,所述摆线齿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摆线齿轮组件通过转轴
(19)
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转轴
(19)
远离所述上壳体
(1)
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
(9)
连接;其中,所述摆线齿轮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摆线齿轮
(6)
,所述转轴
(19)
设有至少三个偏心轴段,至少三个所述摆线齿轮
(6)
与至少三个所述偏心轴段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三个所述摆线齿轮
(6)
的外齿圈与所述下壳体
(7)
的所述内齿圈相配合地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偏心轴段包括第一偏心轴段
、
第二偏心轴段
、
第三偏心轴段,所述第一偏心轴段
、
所述第二偏心轴段
、
所述第三偏心轴段的轴线相互平行;至少三个所述摆线齿轮
(6)
包括:第一摆线齿轮
(61)
,所述第一摆线齿轮
(61)
靠近所述输出轴
(9)
设置,所述第一摆线齿轮
(61)
套设于所述第一偏心轴段;第二摆线齿轮
(62)
,所述第二摆线齿轮
(62)
靠近所述上壳体
(1)
设置,所述第二摆线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偏心轴段;第三摆线齿轮
(63)
,所述第三摆线齿轮
(63)
位于所述第一摆线齿轮
(61)
和所述第二摆线齿轮
(62)
之间,所述第三摆线齿轮
(63)
套设于所述第三偏心轴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线齿轮
(61)、
所述第三摆线齿轮
(63)、
所述第二摆线齿轮
(62)
间隔
120
°
地安装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
(1)
包括:第一轴承
(11)
,所述第一轴承
(11)
套设于所述第一偏心轴段,所述第一轴承
(11)
靠近所述输出轴
(9)
设置,所述第一轴承
(11)
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摆线齿轮
(61)
的内齿轮啮合;第二轴承
(12)
,所述第二轴承
(12)
套设于所述第二偏心轴段,所述第二轴承
(12)
靠近所述上壳体
(1)
设置,所述第二轴承
(12)
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摆线齿轮
(62)
的内齿轮啮合;第三轴承
(13)
,所述第三轴承
(13)
套设于所述第三偏心轴段,所述第三轴承
(13)
位于所述第一轴承
(11)
与所述第二轴承
(12)
之间,所述第三轴承
(13)
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摆线齿轮
(63)
的内齿轮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
(1)
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端子
(a1)
,多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端子
(a1)
位于所述上壳体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宇,赵健涛,金星月,赵雪松,白学斌,郭相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