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962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9
本申请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开窗;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端开口的任一者固定于其中一个开窗;内置支架,内置支架设有至少一个,内置支架位于主体支架的管腔内,内置支架固定于另一个开窗;连接支架包括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能够互相切换,连接支架的第一形态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支架的第二形态的轴向长度。这样,连接支架可以向主体支架以外伸展,形成外延式分支,从而减小主体支架管腔丢失率;连接支架也可以向主体支架的管腔收缩,形成内嵌式分支,以用于重建一些在分支血管处没有足够的空间兼容外延分支结构的血管。空间兼容外延分支结构的血管。空间兼容外延分支结构的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或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是使用支架人造血管移植物,将血管移植物径向压缩装配于介入鞘管内,一般通过骼股动脉小切口入路,使用介入治疗技术通过介入鞘管经过主动脉腔送达主动脉预定位置,后撤介入鞘管以释放血管移植物,在主动脉腔内封闭夹层破裂口或瘤体等,开通主动脉真腔和分支动脉得血流,关闭夹层或瘤体的血流的治疗方法。与开放性外科手术的方法比较,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死亡率低,康复迅速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采用TEVAR或EVAR治疗。随着分支支架技术在内脏血管腔内修复中的成功运用,在TEVAR或EVAR治疗中,分支支架技术的逐步开展,改变了动脉疾病治疗的格局,扩大了全血管腔内修复技术的手术适应症。
[0003]分支支架技术在主体支架上内嵌或者外延出一个或多个分支,术中分别通过各分支向靶血管植入桥接支架从而达到重建内脏动脉的目的。但是内嵌式分支增加主体支架管腔丢失率,外延式分支需要血管内具有一定的空间供分支展开。在手术中,不管是选择外延式分支还是内嵌式分支都存在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伸展和收缩的覆膜支架,连接支架可以向主体支架的外部伸展形成外延式分支,又可以向主体支架的管腔收缩形成内嵌式分支,以满足手术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沿所述主体支架的轴向两个末端设置的两个开口以及沿所述两个开口之间轴向延伸的管腔,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开窗;
[0006]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两个末端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任一者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开窗,使得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开窗和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连通;
[0007]内置支架,所述内置支架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内置支架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内,所述内置支架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开窗,并通过该开窗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连通;
[0008]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所述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形态能够互相切换,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形态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形态的轴向长度。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系统。覆膜支架系统包括分支支架以及上述的覆膜支架,所述分支支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任
一者插接于所述连接支架内;和/或,所述分支支架能够插接于所述内置支架内。
[0010]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其连接支架具有可伸缩性。连接支架可以向主体支架以外伸展,形成外延式分支。这样,连接支架可以位于主体支架的外部,从而减小主体支架管腔丢失率。连接支架也可以向主体支架的管腔收缩,形成内嵌式分支。这样,连接支架至少部分可以位于主体支架的管腔,不要求分支血管内具有一定的空间供连接支架展开,适用于重建一些在分支血管处没有足够的空间兼容外延分支结构的血管,例如一些形态结构复杂的血管。分支支架插接于连接支架内,可以用于重建多种类型的分支血管,以满足手术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覆膜支架系统上的连接支架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的覆膜支架上的连接支架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所示的覆膜支架系统上的连接支架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所示的覆膜支架上的连接支架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2所示的覆膜支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6是图4所示的覆膜支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7是图5所示的覆膜支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图7所示的覆膜支架上的连接支架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主体支架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一覆膜支架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图;
[0021]图11为第二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图11的覆膜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3为一些实施方式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4为图13的覆膜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5是第二实施例的一覆膜支架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图;
[0026]图16为第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7为图16的覆膜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8是第三实施例的一覆膜支架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图。
[0029]附图标记:1、覆膜支架;10、主体支架;101、主体覆膜;102、主体支撑骨架;1021、支撑杆;1022、波峰;1023、波谷;1024、包绕夹角;1025、贴壁夹角;1026、密封夹角;11、开窗;111、第一开窗;112、第二开窗;113、第三开窗;12、支撑环;121、第一支撑环;122、第二支撑环;123、第三支撑环;13、第一支撑段;14、凹段;141、避让段;142、扩口部;15、第二支撑段;20、连接支架;201、第一开口;202、第二开口;203、第一段;204、第二段;205、颈部;206、连接件;207、连接覆膜;208、支撑件;209、显影结构;2091、第一环状显影件;2092、第二环状显影件;210、第三开口;30、内置支架;31、第一内嵌支架;32、第二内嵌支架;40、加强半环状结构;2、分支支架;21、分支覆膜;22、分支支撑骨架;3、主动脉弓;4、分支血管;401、头臂干动脉;402、左颈总动脉;403、左锁骨动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体成型”是指在形成多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的过程中,该部件即与其他部件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再次加工(如粘接、焊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沿所述主体支架的轴向两个末端设置的两个开口以及沿所述两个开口之间轴向延伸的管腔,所述主体支架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开窗;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两个末端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任一者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开窗,使得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开窗和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连通;内置支架,所述内置支架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内置支架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内,所述内置支架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开窗,并通过该开窗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连通;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所述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形态能够互相切换,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形态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形态的轴向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形态使得所述连接支架能够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部;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形态使得所述连接支架的至少部分能够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管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在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连接支架的颈部,所述颈部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截面直径;所述第一段相比所述第二段更远离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开窗,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开口的所在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开窗;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至所述颈部,所述第一段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至所述颈部,所述第二段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覆膜和至少一环状支撑件,所述连接覆膜通过所述颈部形成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环状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段的周壁,所述环状支撑件的截面直径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至所述颈部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为由所述连接覆膜构成的柔性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环绕并固定于所述颈部。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形态使得所述第二段能够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所述管腔,且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段能够沿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内置支架沿其轴向至少部分固定于主体支架的内壁上,内置支架的径向尺寸从靠近所在开窗的一端向远离所在开窗的一端逐渐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内置支架远离其所在开窗的一端向主体支架的近端延伸,使得内置支架远离其所在开窗的端口朝向主体支架的近
端;或者,内置支架远离其所在开窗的一端也向主体支架的远端延伸,使得内置支架远离其所在开窗的端口朝向主体支架的远端;或者,内置支架远离其所在开窗的一端沿其所在开窗的中心线向主体支架的管腔内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内置支架轴向的两个端口的至少一者为斜口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相比所述内置支架更靠近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至远端,所述开窗的轴向长度依次增大。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至远端,所述开窗的周向长度依次增大。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开窗分别为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所述第一开窗相比所述第二开窗更靠近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所述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开窗,所述内置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开窗;所述第二开窗的周向长度至少为所述主体支架直径的50%

70%。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开窗为第三开窗,第三开窗的周向长度至少为主体支架直径的60%

90%。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架从近端自远端包括依次延伸的第一支撑段、凹段及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凹段及第二支撑段的径向尺寸,凹段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支撑段的径向尺寸,使得凹段在主体支架的径向上至少部分呈内凹形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开窗均位于凹段上;或者至少一开窗位于第一支撑段上。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凹段包括避让段以及至少一扩口部;至少一所述扩口部沿避让段的近端向主体支架的近端延伸,凹段通过扩口部的近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段的远端;沿扩口部的周向,至少部分扩口部向远离凹段中轴线的方向呈外翻形态。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靠近主体支架近端的开窗位于靠近主体支架的近端的扩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王永胜李安伟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