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植入支架、植入系统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植入支架、植入系统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68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植入支架、植入系统及输送系统,植入支架包括覆膜、多个设于覆膜的环形支撑架及用于可拆卸地穿装释放导丝的连接件,环形支撑架为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环状物;环形支撑架至少包括裸支架和第一骨架,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第一骨架的第一束径模块,第一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每个束径单元为固定于植入支架的环状物,至少三个束径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骨架的至少三个波峰,且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沿第一骨架的波峰在周向上相邻设置;释放导丝用于沿轴向可拆卸地穿装于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沿周向相互靠近交汇的交汇圈。本申请提供一种在释放过程中能提高贴壁性的植入支架,减少植入支架的内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支架、植入系统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主动脉瘤按结构主要可分为真性主动脉瘤、假性主动脉瘤和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瘤引起血管内侧压增高,故呈进行性膨大,若长期发展,最后终归破裂,瘤体越大,破裂的可能性越大。

2、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目前已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胸主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等多种主动脉扩张性病变。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自20世纪90年代报道首例被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以来,因其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短短的20年内迅速发展。

3、tevar及evar常采用可膨胀的植入支架作为治疗器械,为了与待修复的血管保持良好的贴壁性,植入支架释放后的直径一般要大于血管直径的10%左右,而完全释放后的植入支架由于与血管紧贴,即使在释放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下,也无法重新调整,要求手术操作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在支架释放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精确定位支架的释放角度。即使找好了支架的释放角度,但可能由于支架自身的设计缺陷,支架释放于目标血管之后,支架的近端依然存在发生内漏的风险,增加二次干预的风险,影响病变血管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支架近端发生内漏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植入支架、植入系统及输送系统。

2、本申请提供一种植入支架,植入支架包括覆膜,覆膜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覆膜围合成连通腔,覆膜设有至少一窗口;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设置有多个,多个环形支撑架沿覆膜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环形支撑架包括多个呈夹角依次相连的连接杆,周向相邻的两个夹角分别为波峰和波谷;及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穿装释放导丝,连接件和释放导丝的配合用于局部收缩植入支架的径向尺寸;

3、环形支撑架至少包括裸支架和第一骨架,裸支架和第一骨架沿植入支架的近端至远端依次排列,裸支架的远端固定于覆膜,裸支架的近端向植入支架的近端延伸出覆膜的近端,裸支架的波谷和第一骨架的波峰沿周向错位设置;

4、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第一骨架的第一束径模块,第一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每个束径单元为固定于植入支架的环状物,至少三个束径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骨架的至少三个波峰,且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沿第一骨架的波峰在周向上相邻设置;

5、释放导丝用于沿轴向可拆卸地穿装于至少三个束径单元沿周向相互靠近交汇的交汇圈。

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植入系统,包括覆膜支架和植入支架,覆膜支架的一端与植入支架的一端插接配合,或覆膜支架与植入支架一体成形。

7、本申请又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植入支架和用于将植入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的介入器械;介入器械包括引导头、固定于引导头远端的输送鞘芯、套设于输送鞘芯外的外鞘管和用于控制外鞘管轴向移动的输送手柄,外鞘管与输送鞘芯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径向压缩后的植入支架的间隙;植入支架的近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输送鞘芯。

8、本申请又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植入系统和用于将植入系统输送至目标位置的介入器械;介入器械包括引导头、固定于引导头远端的输送鞘芯、套设于输送鞘芯外的外鞘管和用于控制外鞘管轴向移动的输送手柄,外鞘管与输送鞘芯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径向压缩后的植入支架的间隙;植入系统的近端可拆卸地固定于输送鞘芯。

9、本申请具有如下至少一有益效果:通过将束径单元设置于部分环形支撑架上,在径向上束缚植入支架的至少局部周向范围以使植入支架形成半展开状态,有利于植入支架在释放位置不准确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植入支架的释放位置,提高植入支架的定位精度,有利于避免植入支架释放位置不对而封堵目标血管上分支血管开口;且将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一骨架相邻的波峰上,还有利于将裸支架的波谷限位于第一骨架的相邻两个束径单元之间,有利于束径单元对应的第一骨架的波峰和对应的裸支架的波谷在释放时能够相对同步展开贴壁,减少植入支架近端发生内漏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还包括第二束径模块,第二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束径单元,第二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一骨架的波谷;第二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间隔至少一个第一骨架的波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束径模块,第三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束径单元;环形支撑架还包括第二骨架,第二骨架位于第一骨架的远端侧,第一骨架的波峰和第二骨架的波谷沿周向错位设置;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二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二骨架的波谷,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间隔至少一个第二骨架的波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束径单元所在位置的连接杆穿设于束径单元的环形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覆膜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窗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沿覆膜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第一开窗相比第二开窗更靠近覆膜的近端,第一开窗为贯穿覆膜的近端的开环结构,第二开窗为闭环结构;第一开窗位于第一骨架的近端侧,第二开窗位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之间;连接件位于与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相对的后壁,从而形成局部径向收缩植入支架的束缚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支窗口开设于覆膜;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别位于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沿覆膜周向上的两侧;沿植入支架的周向,至少局部连接件位于至少两个分支窗口之间;第一束径模块周向两端的束径单元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与对应的分支窗口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分别位于窗口沿覆膜周向上的两侧,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分别固定于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支窗口通过对应的内嵌分支管与覆膜的连通腔连通;分支窗口位于第二骨架及第三骨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主体段直径大于延伸段直径,主体段与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的近端直径大于过渡段的远端直径;分支窗口从主体段延伸至过渡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覆膜内壁固定有两端开口的延伸管段,延伸管段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开窗的位置,第二开窗通过延伸管段与覆膜的连通腔连通,延伸管段包括呈管状结构的延伸覆膜和固定于延伸覆膜上的至少一波形骨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主体段直径大于延伸段直径,主体段与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的近端直径大于过渡段的远端直径;连接件位于主体段上。

12.一种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支架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植入支架,覆膜支架的一端与植入支架的一端插接配合,或覆膜支架与植入支架一体成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第一侧支固定于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近端管段连通,第二侧支固定于近端管段的远端并与近端管段连通,使得近端管段与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连接处形成分叉部;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均包括管状的膜状物以及固定于膜状物上的多个支撑骨架,多个支撑骨架沿膜状物的轴向间隔排列,管状的膜状物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支撑骨架包括多个呈夹角依次相连的连接杆,沿膜状物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夹角分别为波峰和波谷。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近端管段的远端外扩设置形成外扩部,使得位于近端管段的远端的支撑骨架随之外扩设置,近端管段的外扩部的远端直径大于其近端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近端管段的远端上的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辅助波谷,两个辅助波谷分别位于近端管段远离分叉部的两个侧壁上,两个辅助波谷分别和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的一个轴向相邻波峰沿轴向相对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近端管段的近端的两个相邻支撑骨架分别为第一贴壁骨架和第二贴壁骨架,第一贴壁骨架的波峰和第二贴壁骨架的波峰沿轴向相对,第一贴壁骨架的波谷和第二贴壁骨架的波谷沿轴向相对;第一贴壁骨架的波谷和第二贴壁骨架的波谷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覆膜支架上其他任意相邻两个支撑骨架的波谷之间的轴向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贴壁骨架沿轴向至少局部延伸出膜状物的近端,第一贴壁骨架轴向长度的至少1/2固定于膜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还包括第二束径模块,第二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束径单元,第二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一骨架的波谷;第二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间隔至少一个第一骨架的波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束径模块,第三束径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束径单元;环形支撑架还包括第二骨架,第二骨架位于第一骨架的远端侧,第一骨架的波峰和第二骨架的波谷沿周向错位设置;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二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设置于第二骨架的波谷,第三束径模块的至少两个束径单元间隔至少一个第二骨架的波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束径单元所在位置的连接杆穿设于束径单元的环形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覆膜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窗和至少一第二开窗,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沿覆膜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第一开窗相比第二开窗更靠近覆膜的近端,第一开窗为贯穿覆膜的近端的开环结构,第二开窗为闭环结构;第一开窗位于第一骨架的近端侧,第二开窗位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之间;连接件位于与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相对的后壁,从而形成局部径向收缩植入支架的束缚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支窗口开设于覆膜;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别位于第一开窗和第二开窗沿覆膜周向上的两侧;沿植入支架的周向,至少局部连接件位于至少两个分支窗口之间;第一束径模块周向两端的束径单元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与对应的分支窗口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分别位于窗口沿覆膜周向上的两侧,至少两个内嵌分支管分别固定于至少两个分支窗口,分支窗口通过对应的内嵌分支管与覆膜的连通腔连通;分支窗口位于第二骨架及第三骨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主体段直径大于延伸段直径,主体段与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的近端直径大于过渡段的远端直径;分支窗口从主体段延伸至过渡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覆膜内壁固定有两端开口的延伸管段,延伸管段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开窗的位置,第二开窗通过延伸管段与覆膜的连通腔连通,延伸管段包括呈管状结构的延伸覆膜和固定于延伸覆膜上的至少一波形骨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植入支架,其特征在于,植入支架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主体段直径大于延伸段直径,主体段与延伸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的近端直径大于过渡段的远端直径;连接件位于主体段上。

12.一种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支架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植入支架,覆膜支架的一端与植入支架的一端插接配合,或覆膜支架与植入支架一体成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覆膜支架包括近端管段、第一侧支和第二侧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伟王雷林嵩王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