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44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
BIM
技术的应用在设计阶段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三维扫描也在不同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的定位仍然不够精确,根据不同施工人员的经验有着一定的偏差,导致了后期施工中出现管线与构造柱及孔洞的碰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能够辅助指导建筑放线,精确定位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的实际位置,避免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与管线冲突导致的返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6]S1.
对已有结构进行三维扫描,得到项目点云数据;
[0007]S2.
根据企业标准设立建模模板,根据施工图建立
BIM
模型

将三维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导入点云处理软中,利用点云数据模型与
BIM
模型进行对比,识别差异或冲突,修改得到最终
BIM
模型;
[0008]S3.
根据建筑图纸及综合管线图纸创建建筑及管综模型,并进行管综调整及预制管段分段得到最终管综模型,根据最终管综模型调整建筑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得到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数据;
[0009]S4.
根据项目基点及测量点设置放样机器人,将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数据导入放样机器人进行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定位标记,根据标记定位点完成建筑放线及施工

[0010]所述步骤
S1
中,在建设现场设置三个初始扫描基准点
p1、p2、p3
及后续区域扫描基点
p4、p5、p6
,根据初始扫描基准点及后续区域扫描基点设置三维扫描仪扫描位置及扫描精度,进行区域扫描,进行区域扫描,设置下一区域扫描基点
p7、p8、p9
,移动三维扫描仪至下一区域,根据
p4、p5、p6、p7、p8、p9
设置三维扫描仪,进行区域扫描;重复上述工作,得到项目点云数据

[0011]所述步骤
S2
中,根据企业的标准,通过设定软件参数

元素模板

视图设置等步骤,以保持一致性

提高效率的方式创建建筑信息模型的规范化模板,根据施工图得到项目北
/



/
西坐标及项目高程,在项目中设置虚拟的坐标原点即为项目基点,通过链接
CAD
图纸进行做为参照建立
BIM
模型;并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形成的点云模型进行对比,识别差异或冲突,修改到最终
BIM
模型

[0012]所述步骤
S3
中,根据建筑图纸及综合管线图纸在已有结构模型中创建建筑及管综模型,并进行管综调整及预制管段分段得到最终管综模型,根据最终管综模型调整建筑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在模型中设置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中点映射坐标点位,得到构造柱及预留孔洞映射点位数据

[0013]所述步骤
S4
中,放样机器人根据项目基点

测量点及构造柱坐标点位激光定位每个构造柱位置,根据预留孔洞映射点位数据激光定位结构面中纵横点位置,根据构造柱标记点位辅助完成建筑放线并进行建筑墙及构造柱施工,根据结构面中纵横点位置确定预留洞口中点,进行洞口预留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申请能够基于
BIM
解决各专业设计冲突,结合三维扫描及放样精确定位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的实际位置,避免实际施工中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与管线冲突导致的返工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18]图2为三维扫描示意图

[0019]图3为预留孔洞中点映射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1]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2]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25]S1.
对已有结构进行三维扫描,得到项目点云数据;
[0026]S2.
根据企业标准设立建模模板,根据施工图建立
BIM
模型

将三维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导入点云处理软中,利用点云数据模型与
BIM
模型进行对比,识别差异或冲突,修改
得到最终
BIM
模型;
[0027]S3.
根据建筑图纸及综合管线图纸创建建筑及管综模型,并进行管综调整及预制管段分段得到最终管综模型,根据最终管综模型调整建筑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得到构造柱及预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
对已有结构进行三维扫描,得到项目点云数据;
S2.
根据企业标准设立建模模板,根据施工图建立
BIM
模型,将三维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导入点云处理软中,利用点云数据模型与
BIM
模型进行对比,识别差异或冲突,修改得到最终
BIM
模型;
S3.
根据建筑图纸及综合管线图纸创建建筑及管综模型,并进行管综调整及预制管段分段得到最终管综模型,根据最终管综模型调整建筑构造柱及预留孔洞位置,得到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数据;
S4.
根据项目基点及测量点设置放样机器人,将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数据导入放样机器人进行构造柱及预留孔洞点位定位标记,根据标记定位点完成建筑放线及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BIM+
三维扫描的构造柱及预留孔洞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在建设现场设置三个初始扫描基准点
p1、p2、p3
及后续区域扫描基点
p4、p5、p6
,根据初始扫描基准点及后续区域扫描基点设置三维扫描仪扫描位置及扫描精度,进行区域扫描,设置下一区域扫描基点
p7、p8、p9
,移动三维扫描仪至下一区域,根据
p4、p5、p6、p7、p8、p9
设置三维扫描仪,进行区域扫描;重复上述工作,得到项目点云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B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容飞刘续石鑫夏磊钱明玮陈铂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