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67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包括夹持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零部件加工
,特别是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和图2所示,航空用开口胀圈具有开口,厚度薄(约
3.5mm
),为铜质材料制成

[0003]在加工之前,需要对开口胀圈坯件进行热处理,而热处理后的开口胀圈坯件形成张力,导致开口胀圈坯件在无外力状态下(图2中虚线形状),其内孔并不是一个圆形轮廓,而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时(图2中实线形状),其内孔为圆形轮廓,因此在加工内圆时,需要确保开口胀圈坯件的内孔为圆形轮廓状态下将内孔尺寸加工到位

[0004]在加工端面时,因其材质原因不能用磁力吸附装夹,因此不能用磨床进行加工,同时由于工件很薄,导致机床三爪夹持长度过小,并且存在开口,装夹后不易于找正

[0005]另外,在开口胀圈加工过程中,端面加工和内圆加工为分步加工,装夹次数多

难度高,且加工时长较长,导致产品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减少了产品加工的装夹次数,且装夹时不需找正,降低了装夹难度,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包括夹持座

导向套和芯棒,所述夹持座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夹持部,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台;所述夹持座内侧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对接台的一端设有能够夹持胀圈坯件的夹持槽,所述夹持部与夹持槽同轴;所述导向套朝向夹持座的一端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导向套内侧开设有贯穿的导向锥孔,所述导向锥孔的小端位于对接槽一侧,且所述导向锥孔的小端孔径等于夹持槽的直径,所述对接槽能够与对接台卡接配合;所述芯棒能够伸入导向锥孔内,且其直径不大于导向锥孔的小端孔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为圆形台阶槽,且所述夹持槽的深度小于胀圈坯件的厚度,所述夹持槽的直径不小于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时的外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时的内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的深度与胀圈坯件的厚度的差值
a

0.1

0.3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锥孔的孔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
β

0.5
~3°

[0012]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为铜棒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和导向套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
本技术通过导向套内的导向锥孔将胀圈坯件压缩后,并导入夹持槽内,将
夹持座的夹持部装夹在车床的三爪卡盘上,便可直接对胀圈坯件的端面进行精加工,一个端面加工完毕后,取出翻面后重新导入夹持槽,加工另一个端面,两个端面加工完毕后,此时不用取下工件,直接进行内孔加工,装入夹持槽内的胀圈坯件模拟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下的形态,进行内孔加工,减少了产品加工的装夹次数,且装夹时不需找正,降低了装夹难度,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

[0016]2、
本技术的工装为分体式结构,工装加工难度低,而且若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后只需单独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工装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
1 为本技术的开口胀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
2 为本技术的开口胀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虚线为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图;实线为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图
3 为本技术的装夹工装整体结构图;
[0020]图
4 为本技术的夹持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
5 为本技术的导向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
6 为本技术的装夹工装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
7 为本技术的胀圈坯件装夹在夹持槽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夹持座,
1a

夹持部,
1b

通孔,
1c

对接台,
1d

夹持槽,2‑
导向套,
2a

导向锥孔,
2b

对接槽,3‑
芯棒,4‑
胀圈坯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开口胀圈厚度为
3.38

3.5mm
,如图2所示,虚线为开口胀圈在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图;实线为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在加工内孔尺寸时,需要模拟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下的形态,以确保使用状态下,开口胀圈的内孔尺寸为正确的尺寸

[0027]如图3至图7所示,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包括夹持座
1、
导向套2和芯棒3,所述夹持座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夹持部
1a
,夹持部
1a
能够装夹在三爪卡盘上,夹持座1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台
1c
;所述夹持座1内侧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1b
,该通孔
1b
的尺寸略大于胀圈坯件4的内径,将胀圈坯件4的内圈暴露出来,便于后续内孔加工,以及胀圈坯件4的取出,所述通孔
1b
靠近对接台
1c
的一端设有能够夹持胀圈坯件4的夹持槽
1d
,夹持槽
1d
用于装夹胀圈坯件4,并模拟开口胀圈在使用时的形态,所述夹持部
1a
与夹持槽
1d
同轴,当三爪卡盘夹持在夹持部
1a
上时,机床主轴与夹持槽
1d
同轴;所述导向套2朝向夹持座1的一端开设有对接槽
2b
,所述导向套2内侧开设有贯穿的导向锥孔
2a
,导向锥孔
2a
的大端内径通常稍大于胀圈坯件4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小端内径等于开口胀圈在使用状态时的外径尺寸,所述导向锥孔
2a
的小端位于对接槽
2b
一侧,且所述导向锥孔
2a
的小端孔径等于夹持槽
1d
的直径,所述对接槽
2b
能够与对接台
1c
卡接配合;所述芯棒3能够伸入导向锥孔
2a
内,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航空用开口胀圈端面和内圆加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座(1)

导向套(2)和芯棒(3),所述夹持座(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夹持部(
1a
),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台(
1c
);所述夹持座(1)内侧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1b
),所述通孔(
1b
)靠近对接台(
1c
)的一端设有能够夹持胀圈坯件(4)的夹持槽(
1d
),所述夹持部(
1a
)与夹持槽(
1d
)同轴;所述导向套(2)朝向夹持座(1)的一端开设有对接槽(
2b
),所述导向套(2)内侧开设有贯穿的导向锥孔(
2a
),所述导向锥孔(
2a
)的小端位于对接槽(
2b
)一侧,且所述导向锥孔(
2a
)的小端孔径等于夹持槽(
1d
)的直径,所述对接槽(
2b
)能够与对接台(
1c
)卡接配合;所述芯棒(3)能够伸入导向锥孔(
2a
)内,且其直径不大于导向锥孔(
2a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梁腾李朝洪朱涵贺先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