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58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镀五金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包括电流针本体,电流针本体包括螺帽部和固定于螺帽部底部的螺杆部,螺杆部的底部固定有螺纹部,螺帽部的外径大于螺杆部的外径,螺杆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螺帽部的内部中空,螺帽部顶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凸起,电流针本体的表面电镀有镀镍层,螺帽部的顶部电镀有镀金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五金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发展日益壮大

由于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一定的颠簸,且车载电池的电流针承载的电流较大,故对电流针的耐用性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流针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包括电流针本体,电流针本体包括螺帽部和固定于螺帽部底部的螺杆部,螺杆部的底部固定有螺纹部,螺帽部的外径大于螺杆部的外径,螺杆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螺帽部的内部中空,螺帽部顶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凸起,电流针本体的表面电镀有镀镍层,螺帽部的顶部电镀有镀金层

[0005]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部内的中上部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向上穿过所述螺帽部的顶面,螺杆部内的下部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向下穿过所述螺纹部的底面,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部的外侧壁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帽部的顶部径向开设有条形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状凸起的顶角为
55

65
°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镀镍层为镍金属层或镍合金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镀金层为金金属层或金合金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镀镍层的厚度为1‑5微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为
0.1

0.5
微米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流针本体的材质为铍铜合金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镀电流针通过采用螺帽部

螺杆部

螺纹部和锯齿状凸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采用镀镍层打底,可以提高电流针的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还可以作为电流针和镀金层之间的阻隔层,防止金属互相扩散而影响电流针的可焊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镀镍层打底也大大增加了镀金层的机械强度,增进耐腐蚀能力及耐磨能力;镀金层可以提高电流针的导电性

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还可以改善相邻镀层的粘接性;且采用局部镀金,缩小了电镀区域,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本技术的电镀电流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镀镀镍层和镀金层,可以提高电镀电流针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了电流针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局部镀金,缩小了电
镀区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所述螺帽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为:电流针本体
1、
螺帽部
11、
条形槽
111、
螺杆部
12、
第一通孔
121、
第二通孔
122、
环形槽
123、
螺纹部
13、
锯齿状凸起
14、
镀镍层
21、
镀金层
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见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包括电流针本体1,电流针本体1包括螺帽部
11
和固定于螺帽部
11
底部的螺杆部
12
,螺杆部
12
的底部固定有螺纹部
13
,螺帽部
11
的外径大于螺杆部
12
的外径,螺杆部
12
的外径大于螺纹部
13
的外径,螺帽部
11
的内部中空,螺帽部
11
顶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凸起
14
,电流针本体1的表面电镀有镀镍层
21
,螺帽部
11
的顶部电镀有镀金层
22。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部
12
内的中上部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121
,第一通孔
121
向上穿过所述螺帽部
11
的顶面,螺杆部
12
内的下部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
122
,第二通孔
122
向下穿过所述螺纹部
13
的底面,第一通孔
121
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
122
的直径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部
12
的外侧壁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
123。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帽部
11
的顶部径向开设有条形槽
111。
条形槽
111
的设置用于与塑胶件滑动配合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状凸起
14
的顶角为
55

65
°

为使本技术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锯齿状凸起
14
的顶角为
60
°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镍层
21
为镍金属层或镍合金层

镍金属层或镍合金层可以提高电流针的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金层
22
为金金属层或金合金层

金金属层或金合金层可以提高电流针的导电性

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还可以改善相邻镀层的粘接性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镍层
21
的厚度为1‑5微米

具体的,所述镀镍层
21
的厚度可以为1微米
、3
微米或5微米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金层
22
的厚度为
0.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包括电流针本体,其特征在于:电流针本体包括螺帽部和固定于螺帽部底部的螺杆部,螺杆部的底部固定有螺纹部,螺帽部的外径大于螺杆部的外径,螺杆部的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螺帽部的内部中空,螺帽部顶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凸起,电流针本体的表面电镀有镀镍层,螺帽部的顶部电镀有镀金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部内的中上部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向上穿过所述螺帽部的顶面,螺杆部内的下部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向下穿过所述螺纹部的底面,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部的外侧壁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用电镀电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部的顶部径向开设有条形槽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容军刘柱辉甄容志陈森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环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