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57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镀五金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包括环形连接部、第一焊接组、第二焊接组、第一接触组、第二接触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组的正面、第二接触组的正面、四个第二接触部的反面、第一焊接组的正反面、第二焊接组的正反面以及四个第一接触部的正反面均依次电镀有镀亮镍层和镀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镀镀亮镍层和镀金层,可以提高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了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局部镀亮镍和镀金,缩小了电镀区域,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五金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也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普通的电脑内容多而杂,不适合尚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因此适合青少年学习专用的读书平板电脑正在兴起,平板电脑携带方便,且内部可以存储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存储量大,使用查阅方便,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0003]平板电脑上的部分零件需要焊接于主板上使用,为了提高其可焊性,需要对零件进行电镀,但现有的平板电脑主板零件大多采用整体电镀,电镀区域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包括零件本体,零件本体包括环形连接部、固定于环形连接部上方的第一焊接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下方的第二焊接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右上方的第一接触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左下方的第二接触组、依次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四个角位置的四个第一接触部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第一接触部外侧的四个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组的正面、第二接触组的正面、四个第二接触部的反面、第一焊接组的正反面、第二焊接组的正反面以及四个第一接触部的正反面均依次电镀有镀亮镍层和镀金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接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二焊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组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第一接触脚,所述第二接触组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第二接触脚。
[0008]进一步的,所述镀亮镍层为镍金属层或镍合金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镀金层为金金属层或金合金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镀亮镍层的厚度为1.25

3.25微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为0.03

0.1微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零件本体的材质为铜镍合金。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平板电脑主板零件通过采用环形连接部、第一焊接组、第二焊接组、第一接触组、第二接触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采用镀亮镍层打底,可以提高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还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主板零件和镀金层之间的阻隔层,防止金属互相扩散而影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可焊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镀亮镍层打底也大大增加了镀金层的机械强
度,增进耐腐蚀能力及耐磨能力;镀金层可以提高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还可以改善相邻镀层的粘接性;且采用局部镀亮镍和镀金,缩小了电镀区域,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4]本技术的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镀镀亮镍层和镀金层,可以提高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了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局部镀亮镍和镀金,缩小了电镀区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第一接触脚的局部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为:零件本体1、环形连接部11、第一连接块111、第二连接块112、第三连接块113、第四连接块114、第五连接块115、第六连接块116、第七连接块117、第一焊接组12、第一焊脚121、第二焊接组13、第二焊脚131、第一接触组14、第一接触脚141、第二接触角142、第二接触组15、第一接触部16、第二接触部17、镀亮镍层21、镀金层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见图1

2,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包括零件本体1,零件本体1包括环形连接部11、固定于环形连接部11上方的第一焊接组12、固定于环形连接部11下方的第二焊接组13、固定于环形连接部11右上方的第一接触组14、固定于环形连接部11左下方的第二接触组15、依次固定于环形连接部11四个角位置的四个第一接触部16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第一接触部16外侧的四个第二接触部17;第一接触组14的正面、第二接触组15的正面、四个第二接触部17的反面、第一焊接组12的正反面、第二焊接组13的正反面以及四个第一接触部16的正反面均依次电镀有镀亮镍层21和镀金层22。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组12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一焊脚121,所述第二焊接组13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二焊脚131。第一焊接组12、第二焊接组13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导通。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组14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第一接触脚141,所述第二接触组15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第二接触脚142。第一接触组14、第二接触组15用于与对插连接器实现导通。
[0022]具体的,所述环形连接部11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块111和第二连接块112,环形连接部11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三连接块113和第四连接块114,环形连接部11的右上方固定有第五连接块115;
[0023]第一连接块111的末端连接于左侧第三个第一焊脚121与环形连接部11左上方的第一接触部16之间;第二连接块112的末端连接于左侧第四个第一焊脚121与环形连接部11右上方的第一接触部16之间;第三连接块113的末端连接于左侧第四个第二焊脚131与环形连接部11左下方的第一接触部16之间;第四连接块114的末端连接于左侧第五个第一焊脚121与环形连接部11右下方的第一接触部16之间;
[0024]左上方的第二接触脚142与左侧第二个第一焊脚121之间通过第六连接块116连接,第六连接块116的底部与左下方的第二接触部17连接,第六连接部的顶部分别与左上方的第二接触部17、左侧第一个第一焊脚121连接,左下方的第二接触脚142与左侧第一个第二焊脚131连接,右下方的第二接触脚142与左侧第二个第二焊脚131连接,右上方的第二接触脚142与左侧第三个第二焊脚131连接;
[0025]第五连接块115的末端具有两个自由端,其中一个自由端分别与左下方的第二接触脚142、左侧第六个第二焊脚131连接,另一个自由端分别与左上方的第一接触脚141、左侧第五个第一焊脚121连接,右下方的第一接触脚141与左侧第七个第二焊脚131通过第七连接块117连接,第七连接块117的底部与右下方的第二接触部17连接,右上方的第一接触脚141与左侧第六个第一焊脚121连接,左侧第七个第一焊脚121与右上方的第二接触部17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镀亮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包括零件本体,其特征在于:零件本体包括环形连接部、固定于环形连接部上方的第一焊接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下方的第二焊接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右上方的第一接触组、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左下方的第二接触组、依次固定于环形连接部四个角位置的四个第一接触部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第一接触部外侧的四个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组的正面、第二接触组的正面、四个第二接触部的反面、第一焊接组的正反面、第二焊接组的正反面以及四个第一接触部的正反面均依次电镀有镀亮镍层和镀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接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列的七个第二焊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电脑主板零件电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容军刘柱辉甄容志陈森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环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