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目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912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目摄像头,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尼龙顶盖,所述尼龙顶盖的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摄像头上壳体一端连接,所述尼龙顶盖内侧两端对称设有调节板,所述摄像头上壳体顶端对称设有吊耳,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调节板通过弧形滑槽能分别沿着设置在两个吊耳上的定位螺栓滑动或定位,所述摄像头上壳体另一端对称布置有摄像头安装槽,两个所述摄像头安装槽底部设有镜头孔,两个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支撑板定位设置在摄像头安装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目摄像头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目摄像头,涉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产业经历剧变,自动驾驶浪潮来袭

智能驾驶技术
(ADAS)
在汽车应用的普及,智能前视相机系统基于单目视觉原理

衍生出双目视觉原理

双目视觉原理采用一对相机代替双眼,通过左右图像获取各像素点的视差,然后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重构三维信息,从而识别障碍物体

与单目视觉相比,双目视觉不依赖庞大的训练集,测距精度较高,并可以采用不同光学特性的相机
(
比如广角与长焦

红外与可见光相机
)
进行组合,获取更多差异化环境信息,增强立体视觉系统应对夜间情景或特殊天气的能力

同时,它又能融合单目摄像头,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识别能力

所以双目摄像头的立体视觉既拥有摄像头的成本

识别优势,又具有激光雷达的高精度点云测距优点

现在许多车企采用双目摄像头技术方案代替单目摄像头方案,可用来检测车辆前方的道路状况,并识别障碍物,提供预警

主动制动

巡航等辅助驾驶功能

但是目前的车辆中,双目摄像头有的体积太大,无法在整车安装;有的结构太复杂,加工难度大;有的摄像头壳体散热不好,导致双目摄像头无法正常工作

目前的双目摄像头还存在
、<br/>壳体过大,结构复杂和散热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双目摄像头体积大

结构复杂和散热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目摄像头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双目摄像头,包括尼龙顶盖,所述尼龙顶盖的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摄像头上壳体一端连接,所述尼龙顶盖内侧两端对称设有调节板,所述摄像头上壳体顶端对称设有吊耳,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调节板通过弧形滑槽能分别沿着设置在两个吊耳上的定位螺栓滑动或定位,所述摄像头上壳体另一端对称布置有摄像头安装槽,两个所述摄像头安装槽底部设有镜头孔,两个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支撑板定位设置在摄像头安装槽内,
PCBA
组件通过后壳封闭设置在所述摄像头上壳体底端腔体内

[0006]优选的是,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对称设在尼龙顶盖一端的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内侧设有分别设置有卡扣槽,所述摄像头上壳体一端通过对称设置的柱块与卡扣槽卡接配合

[0007]优选的是,所述两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端与镜头孔配合定位,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螺栓与所述摄像头支撑板固定,所述摄像头支撑板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与摄像头上壳体固定

[0008]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上壳体一端与镜头孔相应位置分别设有散光部件

[0009]优选的是,所述散光部件包括梯形卡槽以及设有均匀排列在梯形卡槽面上的若干个条纹状凹槽,所述梯形卡槽窄端靠近摄像头

[0010]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上壳体一端中部设有凹陷部,所述
PCBA
组件和后壳分别与摄像头上壳体随形,所述后壳和
PCBA
组件通过第三定位螺栓与摄像头上壳体固定

[0011]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上壳体底端腔体底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摄像头上壳体顶端设有多个散热片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目摄像头,结构紧凑,摄像头上壳体一端与镜头孔相应位置分别设有散光部件,呈散光面内槽形状具有减重且与摄像头进行配合,最佳范围内开阔视野,同时摄像头上壳体底端腔体底部设有散热孔,所述摄像头上壳体顶端设有多个散热片,能够为摄像头提供散热作用,结构简单

易于生产

易于安装

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等条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等轴测试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的等轴测试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中尼龙顶盖的等轴测试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中摄像头上壳体的等轴测试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种双目摄像头的部分等轴测试图

[0020]其中,1‑
尼龙顶盖,2‑
定位螺栓,3‑
摄像头上壳体,4‑
摄像头,5‑
摄像头支撑板,6‑
PCBA
组件,7‑
后壳,
11

安装部,
12

卡扣槽,
13

调节板,
14

弧形滑槽,
31

镜头孔,
32

散光部件,
33

柱块,
34

散热片,
35

吊耳,
36

散热孔,
37

凹陷部,
38

摄像头安装槽,
51

第一定位螺栓,
52

第二定位螺栓,
71

第三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根据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目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尼龙顶盖(1),所述尼龙顶盖(1)的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摄像头上壳体(3)一端连接,所述尼龙顶盖(1)内侧两端对称设有调节板(
13
),所述摄像头上壳体(3)顶端对称设有吊耳(
35
),所述调节板(
13
)上设有弧形滑槽(
14
),两个所述调节板(
13
)通过弧形滑槽(
14
)能分别沿着设置在两个吊耳(
35
)上的定位螺栓(2)滑动或定位,所述摄像头上壳体(3)另一端对称布置有摄像头安装槽(
38
),两个所述摄像头安装槽(
38
)底部设有镜头孔(
31
),两个摄像头(4)通过摄像头支撑板(5)定位设置在摄像头安装槽(
38
)内,
PCBA
组件(6)通过后壳(7)封闭设置在所述摄像头上壳体(3)底端腔体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对称设在尼龙顶盖(1)一端的安装部(
11
),两个所述安装部(
11
)内侧设有分别设置有卡扣槽(
12
),所述摄像头上壳体(3)一端通过对称设置的柱块(
33
)与卡扣槽(
12
)卡接配合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阳梁航李佳奇吕世超刘伟刘圆圆谢中杰李宜娟张胜辉相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