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81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和活动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油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液压系统回油管路上增加背压阀,以形成一定的阻力,进而产生背压,采用背压回路的目的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油缸的爬行现象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
CN203809759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不同流量下背压压力的背压阀,属于液压阀


包括阀体和配合安装在阀体盲孔内的阀芯;阀体右端开设有连通阀体盲孔的油口Ⅰ;阀芯左端开设有盲孔,阀芯上开设有贯穿阀芯的径向的左节流通道和右节流通道;在阀体上开设有连通左节流通道的油口Ⅱ和连通右节流通道的油口Ⅲ;在左节流通道和右节流通道之间的阀芯表面设有台肩;在左节流通道和台肩之间设有可调节流通道;当阀芯向左移动时,台肩逐渐封闭所述可调节流通道

本技术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可调节不同流量下的背压压力,既满足系统需求又不会使背压过大浪费能量;可实现双向背压

[0004]上述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背压阀不能实现二级回油,另外,上述背压阀也不具备补油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通过设置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另外,通过内置单向阀结构,实现补油,结构紧凑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和活动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油口

第一出油口

第二出油口

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
[0007]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与所述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
[0008]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阀体设有与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还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与所述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
[0009]所述第一阀芯开启后,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开启后,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开启压力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阀盖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弹簧的
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阀盖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的第二弹簧腔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设有阀芯油口

补油口和阀芯腔;
[0012]所述阀芯油口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补油口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油口,阀芯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三阀芯,第三阀芯的一端与第一阀芯间形成有负压腔,第三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孔,引流孔将所述负压腔与所述阀芯油口连通,所述负压腔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三阀芯与所述阀芯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三弹簧;
[0013]所述第三阀芯开启后,第三阀芯与所述阀芯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阀芯油口与补油口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腔的开端口朝向所述阀盖,且阀芯腔的开端口设置有螺纹堵,所述第三弹簧置于第三阀芯与螺纹堵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阀芯与所述螺纹堵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三弹簧的第三弹簧腔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盖通过螺栓与阀体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另外,通过内置单向阀结构,实现补油,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0020]图中,
1、
第三阀芯,
11、
引流孔,
2、
第三弹簧,
3、
第一阀芯,
31、
阀芯油口,
32、
补油口,
4、
螺纹堵,
5、
第一弹簧,
6、
阀盖,
7、
第二阀芯,
8、
第二弹簧,
9、
阀体,
91、
第一进油口,
92、
第一出油口,
93、
第二进油口,
94、
第二出油口

实施方式
[00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9和活动连接在阀体9上的阀盖6,具体地,所述阀盖6通过螺栓与阀体9连接

所述阀体9上设有第一进油口
91、
第一出油口
92、
第二进油口
93、
第二出油口
94、
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如图1所示,第一阀腔位于阀体9的左侧,第二阀腔位于阀体9的右侧,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
6。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
92
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3,第一阀芯3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
5。
在第一进油口
91
无液压力的作用或者作用于第一进油口
91
的液压力低于第一弹簧5所提供的弹簧力时,第一阀芯3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则紧密的与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的孔口密封接触,使得第一进油口
91
与第一出油口
92
处于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一进油口
91
处的液压油无法到达第一出油口
92。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与所述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
92
也与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
94
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阀腔
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9)和活动连接在阀体(9)上的阀盖(6),阀体(9)上设有第一进油口(
91


第一出油口(
92


第二出油口(
94


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6);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
92
)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3),第一阀芯(3)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5);所述第二出油口(
94
)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阀体(9)设有与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93
),所述第一出油口(
92
)还与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8);所述第一阀芯(3)开启后,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进油口(
91
)与第一出油口(
92
)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开启后,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进油口(
93
)与第二出油口(
94
)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阀芯(3)的开启压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宝石孙坚王文翔戴金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阿马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