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756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其至少包括有一护套本体、一支撑盖体及一转轴组,其中该护套本体内部周缘环设有一U形容槽,以供容置及包覆一电子装置的机身,且该护套本体下半部覆盖于该电子装置的背面;该转轴组由二转轴机构所构成,该转轴机构一端固定于该护套本体一边侧,其另端固定于该支撑盖体的底侧,由此使该支撑盖体具有小于360度的角度调整空间,以供使用者可依需求转至前方保护该电子装置的荧幕,或者调整至支撑其站立的位置以便观看,更可将该支撑盖体完全紧贴收纳于该护套本体背面,或转至可供握持以作为握把的使用,而特具多种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此尤指一种可提供电子装 置荧幕的保护或依使用需求支撑其站立的护套支撑架,其具有可快速折收收纳,以及易于 展开当提把使用等多种实用效益。
技术介绍
电脑的发展由机房到个人电脑、笔电,再衍生到智慧手机、平板电脑、智慧手机等 触控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 (如图1所示),其由一触控荧幕10的技术,让使用者可以直觉 式的在电脑荧幕上直接点选目标项目,并由两指以上的拨开或挤压动作来放大和缩小荧幕 10上的图像或文字,这种直接在荧幕10上点选的操作方式,迫使使用者与荧幕10间的距离 需要更加拉近。以往传统电脑使用者与荧幕之间,隔着键盘操作方式,反不如可携式电子装 置1以触控荧幕作为操作界面来得便捷;加上可携式电子装置1其以一单纯片体的结构,让 使用者更能随心所欲的在荧幕10上触摸与操作。由于可携式的电子装置1通常结构简捷、外观精致,常能吸引使用者的喜爱,但其 外表却容易因刮痕或脏污而影响其美观;因此市面上即出现各种材质的可携式的电子装置 的护套,这些护套通常包覆于这些电子装置的背面,并镂空显示荧幕部分以供操作,以保护 机身表面的美观;此外,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本身为一片体的结构,没有额外的支撑装置, 如平板电脑等比较大型的装置,使用者需随时以一手支撑着电脑的重量,另一手来操作,甚 至连放在桌上或腿上时,都需要由使用者手掌的支撑,方能使显示荧幕站立,以获得使用者 最佳的观看角度,如此对使用者而言极其不便,长时间使用更容易造成使用者手臂的疲劳, 而且可携式电子装置经常拿在手上使用,双手除了操作外,也需要握持以防墜落,故在久握 后也会造成手部酸麻,加上这类可携式的电子装置1为了让产品的美观,通常外表会设计 较为光滑圆弧的流线,如此更不利于手部的握持。再者,一般平板电脑主要设计供使用者拿在手上使用,然而一般10时荧幕的平板 电脑其尺寸通常约在18cmX24cm,重量最少超过500g,以方便一手抓住平板电脑的一侧,另 一手操作电脑的触控荧幕,而其抓住荧幕一边的手不但要支撑电脑的重量,但因手握处并 不在电脑的重心上,故也要支撑地心引力所产生的杠杆力量,反会增加手部的负荷及降低 手部的支撑时间,造成使用者手臂的疲劳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常用可携式的电子装置的使用问题,本案设计人积极研发改良,终于 完成本技术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即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 保护的电子装置荧幕、方便站立观看、收纳及握持的护套支架。为达到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其至少包括有一护套本体、一支撑盖 体及一转轴组,该护套本体,其设有一框体及一视窗孔,其中该护套本体内部周缘环设有一 U形容槽,以供容置及包覆一电子装置的机身,且该护套本体下半部覆盖于该电子装置的背面;该支撑盖体,其底侧两端各设有一枢接部,自该底侧侧缘延伸一盖板;该转轴组由二转 轴机构所构成,该转轴机构一端固定于该护套本体一边侧,其另端固定于该支撑盖体的底 侧。由此使该支撑盖体具有小于360度的角度调整空间,以供使用者可依需求转至前 方保护该电子装置的荧幕,或者调整至支撑其站立的位置以便观看,更可将该支撑盖体完 全紧贴收纳于该护套本体背面,或转至可供握持以作为握把的使用,而特具多种实用效益, 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上述本技术的护套本体,其由一上半部套合一下半部所组成,该上半部由一 硬性材质(如塑胶、ABS、PC、金属材料)所制成,使其具有较佳支撑强度以支撑该电子装置 的重量,而该下半部由软性材质(如橡胶、皮质材料)所制成,因其具有弹性可供电子装置 容易套入该护套本体内。上述本技术的支撑盖体,其底侧固定该转轴机构,其另一侧更设有一握持孔, 以容纳使用者手指伸入握持,该握持孔的宽度大于3公分,长度大于8公分,如此,在该支撑 盖体向外翻转到水平位置或接近水平位置时,恰可方便使用者手指伸入握持,以减轻使用 者手臂负担及便于支撑及操作该电子装置。上述本技术的转轴组,其由二转轴机构所组成,其中该二转轴机构中至少有 一个是一阻力式转轴,其利用一弹簧顶持一活动滑块,以提供该支撑盖体在小于360度的 可调角度旋转空间内,无论调整至任何角度位置,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均可支撑该电子装 置及整个护套支撑架的重量,而不产生角度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轴机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其转轴机构的局部组合剖视图(一);图6为本技术其转轴机构的局部组合剖视图(二);图7为本技术其支撑盖体旋转角度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操作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操作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装置;3、3’ -支撑盖体;10-荧幕;30-盖板;2、2’ -护套本体;301-握持 孔;21-上半部;31-底侧;210-视窗孔;32-枢接孔;A-U形容槽;321-圆孔;21-上半部; 322-扁形孔;211-框体;323-螺孔;212-第一侧缘;B-螺栓;213-第一边勾;4-转轴组; 214-侧边;40-转轴机构;215-上座体;41-固定座;216-螺孔;410-L型侧板;22、22,-下 半部;411-轴孔;412-水平槽;221-第二侧缘;413-水平缺口 ;222-第二边勾;414-平板; 223-下座体;415-穿孔;224-平面;42-固定滑块;225-穿孔;421-穿孔;226、226’ -收纳缺口 ;422、423_凸块;227,-小缺口 ;424-第一贴合面;5-电子装置;43-活动滑块;51-荧 幕;431-穿孔;C-固定部;432-第二贴合面;D-边侧;45-轴杆;451-方形杆体;452-螺纹 段;453-扁形固定头;454-长槽孔;455-端面;46-螺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3所示,本技术其至少包括一护套本体2、一支撑盖体3及一转轴 组4,其中该护套本体2,其上半部21设有一框体211及一视窗孔210,该护套本体2其内部 周缘环设有一 U形容槽A,以供容置及包覆一电子装置5的机身,且该护套本体2的下半部 22覆盖于该电子装置5的背面,而该下半部22更设有至少一收纳缺口 226 ;该支撑盖体3,其底侧31两端各设有一枢接部32,自该底侧31侧缘延伸一盖板 30,该盖板30上设有一握持孔301 ;该转轴组4,其由二转轴机构40所组成,该转轴机构40 —端固定于该护套本体2 一边侧D,其另端固定于该支撑盖体3的底侧31的枢接部32。上述本技术的护套本体2,其由一上半部21套合一下半部22所组成,该上半 部21其周缘的垂直向延伸有一第一侧缘212 (如图5所示),该第一侧缘212末端设有一第 一边勾213,而该下半部22其周缘的垂直向也对应延伸一第二侧缘221,该第二侧缘221末 端设有一第二边勾222,并与该第一边勾213相互套合勾结后,以形成一可容置包覆该电子 装置5的U形容槽A。上述本技术的转轴组4,其由二转轴机构40所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转轴机 构40为一阻力式转轴,其由一固定座41、一固定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护套本体、一支撑盖体及一转轴组,其中:  该护套本体,其设有一框体及一视窗孔,该护套本体其内部周缘环设有一U形容槽,以供容置及包覆一电子装置的机身;  该支撑盖体,其底侧两端各设有一枢接部,自该底侧侧缘延伸一盖板;  该转轴组,其由二转轴机构所组成,该转轴机构一端固定于该护套本体一边侧,其另端固定于该支撑盖体其底侧的枢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勋
申请(专利权)人: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