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配方法和分解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8692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装配方法和分解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装配方法和分解方法、单元体装配方法和分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和分解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装配方法

轴承分解方法

单元体装配方法和单元体分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

种类繁多,零件加工制造精度高,部件

整机装配难度极大

目前,常规构型航空发动机支承方案一般需要5‑8个主支点轴承和3‑4个承力机匣,每个转子上均带有至少一个球轴承,起到轴向和径向支撑定位作用

每个轴承均需要进行封严,以防止滑油泄漏

外物进入,封严件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转子

静子上

[0003]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经常需要设计

制造

维修单元体的试验件,如压气机性能试验件

高压涡轮性能试验件等,以研究部件结构和性能

试验件转子一般在前端和后端各设计一个支点轴承,且其中一个为球轴承

[0004]当前,发动机试验件主支点轴承的装配方法,一般是将可分解的球轴承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轴承外环

滚珠

保持架,并采用工艺内环将滚珠与轴承外环固定,第二部分是轴承内环前段和后段

第一部分在承力机匣部件装配时,压装到轴承外环安装座上

第二部分的轴承内环前段在转子部件装配时,与轴承前部空气封严转子环

滑油封严转子环

甩油环依次压装到转子后轴上,轴承内环后段则单独参与整机组装

整机组装时,将试验件转子和静子机匣竖直支撑在装配座上,此时起吊承力机匣,将其对正并穿过转子后轴,将承力机匣落装到静子机匣上,使轴承滚珠落到轴承内环前段的跑道上,最后安装轴承内环后段

压紧螺母和轴承后部封严静子环

反向操作即可将该轴承从试验件中分解

[0005]这种装配方法在装配的过程中,转子后轴上的零件必须穿过承力机匣内的静子封严环,封严环的篦齿极易刮伤轴承内环前段
(
跑道
)、
甩油环等,装配存在较高风险

甚至,当轴承内环外径大于轴承前滑油封严静子环或轴承前空气封严静子环的内径时,由于零件之间互相干涉,导致该装配方法不可用,且分解过程中极易因误操作导致轴承内环被轴承前封严静子环直接拆卸,造成零件的磕碰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装配方法,可以避免轴承与相邻零部件的磕碰划伤和干涉

[0007]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轴承装配方法,所述轴承包括外环

内环

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环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包括轴向相邻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包括第一外端和第一内端,所述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齐,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相邻,所述轴承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外环安装于第一工件,将所述第一半环安装于第二工件,将所述第一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件的外侧,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在轴向上错开,以增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内端之间形成的开口;将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开口安装入所述外环与所述第一半环之间;沿轴向移动所
述第一工件或
/
和所述第二工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对齐;安装所述第二半环

[0008]该轴承装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装配方法,打破了固化的装配习惯,通过将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与外环分开进行装配,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安装于第一工件的内侧的零部件磕碰或刮伤内环,避免由于第一工件的内侧的零部件的尺寸导致轴承无法装配或发生干涉,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该轴承装配方法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装配风险低,可以提高装配质量,且装配过程全部采用现有的通用工具和设备,无需设计

制造和管理额外的工装,可以避免进一步投入资源,成本较低,为轴承的装配开辟了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分解方法,可以避免轴承与相邻零部件的磕碰划伤和干涉

[0010]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轴承分解方法,所述轴承安装在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所述轴承包括外环

内环

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环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包括轴向相邻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包括第一外端和第一内端,所述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齐,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相邻,所述轴承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除所述第二半环;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或
/
和所述第二工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在轴向上错开,以增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内端之间形成的开口;将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开口取出;移除所述外环和所述第一半环

[0011]该轴承分解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分解方法,打破了固化的分解习惯,通过将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与外环分开进行分解,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分解过程中,安装于第一工件的内侧的零部件磕碰或刮伤内环,避免由于第一工件的内侧的零部件的尺寸导致轴承无法分解或发生干涉,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该轴承分解方法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分解风险低,可以提高分解质量,且分解过程全部采用现有的通用工具和设备,无需设计

制造和管理额外的工装,可以避免进一步投入资源,成本较低,为轴承的分解开辟了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体装配方法,可以避免轴承与相邻零部件的磕碰划伤和干涉

[0013]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单元体装配方法,所述单元体为航空发动机的单元体,包括第一机匣和转子轴,所述单元体装配方法包括前述的轴承装配方法,所述第一机匣提供所述第一工件,所述转子轴提供所述第二工件

[0014]在所述的单元体装配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元体还包括第二机匣,所述单元体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机匣安装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将所述第二机匣和所述转子轴竖直放置,将所述外环安装至所述第一机匣;将所述第一机匣移动至所述第二机匣和所述转子轴的上方;将所述第一机匣下落至所述第二机匣上并套设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机匣与所述第二机匣;将所述第一半环安装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将所述螺母拧松,使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螺栓移动至设定距离;使所述第一机匣向上移动至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匣和所述第二机匣的其中一个相抵;安装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将所述第一机匣下落至所述第二机匣上,拧紧所述螺母,安装所述第二半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轴承装配方法,所述轴承包括外环

内环

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环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包括轴向相邻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包括第一外端和第一内端,所述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齐,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相邻,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外环安装于第一工件,将所述第一半环安装于第二工件,将所述第一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件的外侧,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在轴向上错开,以增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内端之间形成的开口;将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开口安装入所述外环与所述第一半环之间;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或
/
和所述第二工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对齐;安装所述第二半环
。2.
轴承分解方法,所述轴承安装在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所述轴承包括外环

内环

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环包括轴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包括轴向相邻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包括第一外端和第一内端,所述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齐,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相邻,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除所述第二半环;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或
/
和所述第二工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端在轴向上错开,以增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内端之间形成的开口;将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开口取出;移除所述外环和所述第一半环
。3.
单元体装配方法,所述单元体为航空发动机的单元体,包括第一机匣和转子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装配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配方法,所述第一机匣提供所述第一工件,所述转子轴提供所述第二工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体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还包括第二机匣,所述单元体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机匣安装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将所述第二机匣和所述转子轴竖直放置,将所述外环安装至所述第一机匣;将所述第一机匣移动至所述第二机匣和所述转子轴的上方;将所述第一机匣下落至所述第二机匣上并套设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机匣与所述第二机匣;将所述第一半环安装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外侧;将所述螺母拧松,使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螺栓移动至设定距离;使所述第一机匣向上移动至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机匣和所述第二机匣的其中一个相抵;安装所述滚动体和所述保持架;将所述第一机匣下落至所述第二机匣上,拧紧所述螺母,安装所述第二半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体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锋汪俊熙潘泽宇郑广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