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90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排水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
,具体为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沟是一种常见的市政设施,可用于公路排水,通常公路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沟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

截水沟和路基附近

庄稼地里

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

庄稼地

住宅地以外的水沟

[0003]经检索,公告号为
CN215211422U
的专利公开了排水沟结构,其内容记载了“该排水沟结构包括排水沟和拦污网;拦污网安装于排水沟内,用于拦截排水沟内随液体流动的杂物;排水沟的沟底设有向下凹陷的容纳槽,且容纳槽位于拦污网的上游的一侧

本技术的排水沟结构通过拦污网可以拦截杂物,继而杂物可以在其自重作用下落入拦污网上游一侧的容纳槽中,从而可以防止杂物堵塞排水沟
……”
,由上述可知,该专利的排水沟结构只有一处可排水,效率低,且堵塞时无法排水,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包括第一排水沟

第二排水沟和阻挡组件,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右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圆孔,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左侧与第一排水沟抵接,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所述阻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水沟顶端铰链连接的挡框

设置在所述挡框内壁的第二滤网

设置在所述挡框左侧的铁环

套接在所述铁环上的绳索和与所述绳索固定连接的插杆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左侧与斜坡相抵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右侧与公路相抵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的直径相等,若干个所述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一一相对应

[0009]优选的,还包括顶盖,若干个所述顶盖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的顶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两个插孔

[0010]优选的,所述刮除框,所述刮除框与第一排水沟滑动连接,所述刮除框上设置有把手

[0011]优选的,所述阻挡组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阻挡组件等距分布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第一排水沟可排放斜坡上的雨水,而设置的第二排水沟可排放公路表面的雨水,双沟结构可增加排水效率,同时第一排水沟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排水沟上的第二圆孔可连通,连通后可互补,使得第一排水沟溢出的水可进入第二排水沟,第二排水沟溢出的水可进入第一排水沟,同时也避免单一排水沟因堵塞而无法排水的问题,然后设置的阻挡组件的挡框可通过第二
滤网阻挡斜坡滚下的碎石,避免碎石滑落至公路影响驾驶,同时挡框可在第一排水沟上旋转,可根据斜坡的坡度来调节挡框的角度,以便阻挡更多的碎石,调节后可将插杆插入斜坡内即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二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顶盖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刮除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0、
第一排水沟;
110、
第一圆孔;
120、
通孔;
[0021]200、
第二排水沟;
210、
第二圆孔;
[0022]300、
顶盖;
310、
第一滤网;
320、
插孔;
[0023]400、
刮除框;
410、
把手;
[0024]500、
阻挡组件;
510、
挡框;
520、
第二滤网;
530、
铁环;
540、
绳索;
550、
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6,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包括第一排水沟
100、
第二排水沟
200、
顶盖
300
和阻挡组件
500。
[0029]具体的,第一排水沟
100
的右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圆孔
110
,第一排水沟
100
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120
,若干个通孔
120
使得斜坡上的雨水可通过,以便排水,第一排水沟
100
的左侧与斜坡相抵接,第一排水沟
100
可排放斜坡上的雨水

[0030]具体的,第二排水沟
200
的左侧与第一排水沟
100
抵接,第二排水沟
200
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
210
,第二排水沟
200
的右侧与公路相抵接,第二排水沟
200
可排放公路表面的雨水

[003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圆孔
210
与第一圆孔
110
的直径相等,若干个第二圆孔
210
与第一圆孔
110
一一相对应,由于第一排水沟
100
上的第一圆孔
110
和第二排水沟
200
上的第二圆孔
210
可连通,当斜坡上的雨水较多时,第一排水沟
100
内溢出的水可通过第一圆孔
110
和第二圆孔
210
进入第二排水沟
200
内排出,当公路表面的雨水较多时,第二排水沟
200
可通过第二圆孔
210
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沟
(100)
,所述第一排水沟
(100)
的右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圆孔
(110)
,所述第一排水沟
(100)
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120)
;第二排水沟
(200)
,所述第二排水沟
(200)
的左侧与第一排水沟
(100)
抵接,所述第二排水沟
(200)
的左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圆孔
(210)
;阻挡组件
(500)
,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水沟
(100)
顶端铰链连接的挡框
(510)、
设置在所述挡框
(510)
内壁的第二滤网
(520)、
设置在所述挡框
(510)
左侧的铁环
(530)、
套接在所述铁环
(530)
上的绳索
(540)
和与所述绳索
(540)
固定连接的插杆
(55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
(100)
的左侧与斜坡相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双排水沟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武邓恢义潘启文尹华英孙刘伟刘俊亚黄新华郑兆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