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65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绳索检测领域,包括检测台,所述全面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顶部的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绳索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编织绳作为绳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编织绳是通过编织机高速编织构成,对于一些光线缆或者管道使用过程,为了避免其表面损坏划伤及压损,常需要在其表面套上编织绳,以保护管路;此类编织绳内部中空,在生产过后,需要对其耐磨度进行检测

[0003]目前在对生产好的编织绳进行耐磨检测时,一般只能模拟对编织绳的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摩擦检测,且只能对编织绳的一个面进行摩擦试验;此外在对编织绳进行耐磨检测时,无法模拟编织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拉力状态下的耐磨程度,因此容易因为对编织绳检测不全面而影响到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无法模拟编织绳在受到拉力的状态下对编织绳各个面进行多方向摩擦检测,容易出现检测不全面影响检测数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

设置在检测台顶部两侧边缘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绳体,还包括:全面摩擦组件,所述全面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顶部的电机

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丝杠

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侧壁的安装板以及转动设置在安装板远离第一支架一侧表面的摩擦套,其中,所述安装板还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设置在绳体底部的配重箱以及多个插设在配重箱内部的配重板;以及单面摩擦组件,所述单面摩擦组件设置在检测台顶部,用于对绳体的一侧表面进行摩擦处理

[000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顶部与第一丝杠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第二丝杠位于第二支架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还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表面的螺纹槽旋向相反,且所述绳体顶端设置在移动板的底部

[000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摩擦套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板表面的转轴

设置在转轴顶部的齿轮

设置在摩擦套外壁并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两组对称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连接板

转动设置在两组连接板侧壁的转杆

套设在转杆位于两组连接板内侧杆壁上的绕线筒

设置在绕线筒与移动板之间的拉绳

设置在转杆一端的主动锥齿轮

串接在转杆另一端杆壁上的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转轴底部并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000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面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台顶部的支撑座

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侧壁的转把

套设在转把位于支撑座内侧杆壁上的转动套

多个等距分布在转动套外壁的摩擦板

套设在转把位于支撑座外侧杆壁上的齿盘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侧壁并与齿盘相配合的橡胶齿

[000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滑板,所述检测台顶部开设有用于滑板水平移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底部设有压筒,所述压筒靠近底部的外壁通过扭簧轴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压筒的一端通过扭簧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压筒的内腔径度大于第二丝杠的径度

[00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上还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固定板

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侧壁的螺杆

螺纹连接在螺杆杆壁上的
U
型板

转动设置在
U
型板两端的压轮

设置在
U
型板侧壁的连接套

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滑块以及活动设置在连接套与滑块之间的连杆,其中,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用于滑块移动的第二滑槽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绳体两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移动板底部与配重箱顶部均设有连接筒,其中,所述连接筒内壁设有卡块,所述连接头的侧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插槽和固定槽,所述连接筒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弹块,所述弹块与连接筒内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侧壁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台两端侧壁的固定筒

滑动设置在固定筒内部的压柱

设置在压柱远离固定筒一端的夹板以及设置在压柱与固定筒内底壁之间的第三弹簧,且所述检测台底部还设有限位组件

[00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底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槽和移动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容纳槽内壁的挡板

设置在挡板与容纳槽内底壁之间的第四弹簧

设置在挡板两端的滑杆以及设置在滑杆远离挡板一端的限位杆,其中,所述配重箱底部设有压块,且所述压柱杆壁上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绳体穿过全面摩擦组件中的摩擦套,并在绳体底部固定配重箱,模拟绳体受到拉力的状态;
S2
:启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再通过安装板带动摩擦套上下移动对绳体上段的各个面进行摩擦处理,从而可以模拟对绳体各个面进行摩擦检测;
S3
:通过单面摩擦组件中摩擦板与绳体下段的一侧进行摩擦处理,从而可以模拟对绳体进行单面摩擦检测;
S4
:通过皮带轮可以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能够带动绳体相对摩擦套和摩擦板进行竖向移动,进一步提高对绳体的摩擦效率;
S5
:通过转动挤压组件中的螺杆可以带动
U
型板水平向前移动,从而可以通过
U
型板两端的压轮与绳体位于摩擦板的两侧进行挤压,从而可以使绳体能够稳定的与摩擦板接触;
S6
:若是绳体受到摩擦发生断裂时,配重箱在向下坠落到检测台的内底壁上,此时配重箱会挤压限位组件中的限位杆向下移动脱离压柱,第三弹簧则会受力解除带动压柱弹
出固定筒,并通过夹板对配重箱进行夹持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先将绳体穿过全面摩擦组件中的摩擦套,并在绳体底部固定配重箱,模拟绳体受到拉力的状态,此时启动电机工作通过第一丝杠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摩擦套上下移动对绳体各个面进行摩擦处理,提高对绳体耐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绳体各个面进行检测的问题

[0016]通过皮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

设置在检测台(1)顶部两侧边缘处的第一支架(
101
)和第二支架(
102
)以及绳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面摩擦组件,所述全面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
101
)顶部的电机(3)

设置在电机(3)输出端的第一丝杠(
301


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
101
)侧壁的安装板(4)以及转动设置在安装板(4)远离第一支架(
101
)一侧表面的摩擦套(5),其中,所述安装板(4)还与第一丝杠(
301
)螺纹连接;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设置在绳体(2)底部的配重箱(
13
)以及多个插设在配重箱(
13
)内部的配重板(
1301
);以及单面摩擦组件(9),所述单面摩擦组件(9)设置在检测台(1)顶部,用于对绳体(2)的一侧表面进行摩擦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
102
)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杠(
1021
),所述第二丝杠(
1021
)顶部与第一丝杠(
301
)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轮(
801
),所述第二丝杠(
1021
)位于第二支架(
102
)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还与第二丝杠(
1021
)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
301
)与第二丝杠(
1021
)表面的螺纹槽旋向相反,且所述绳体(2)顶端设置在移动板(8)的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摩擦套(5)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板(4)表面的转轴(6)

设置在转轴(6)顶部的齿轮(
601


设置在摩擦套(5)外壁并与齿轮(
601
)相啮合的齿圈(
501


两组对称设置在安装板(4)底部的连接板(
401


转动设置在两组连接板(
401
)侧壁的转杆(7)

套设在转杆(7)位于两组连接板(
401
)内侧杆壁上的绕线筒(
701


设置在绕线筒(
701
)与移动板(8)之间的拉绳(
702


设置在转杆(7)一端的主动锥齿轮(
704


串接在转杆(7)另一端杆壁上的第一弹簧(
703
)以及设置在转轴(6)底部并与主动锥齿轮(
704
)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60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摩擦组件(9)包括设置在检测台(1)顶部的支撑座(
901


转动设置在支撑座(
901
)侧壁的转把(
902


套设在转把(
902
)位于支撑座(
901
)内侧杆壁上的转动套(
903


多个等距分布在转动套(
903
)外壁的摩擦板(
904


套设在转把(
902
)位于支撑座(
901
)外侧杆壁上的齿盘(
905
)以及设置在支撑座(
901
)侧壁并与齿盘(
905
)相配合的橡胶齿(
90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
901
)底部设有滑板(
9011
),所述检测台(1)顶部开设有用于滑板(
9011
)水平移动的第一滑槽(
103
),所述移动板(8)底部设有压筒(
10
),所述压筒(
10
)靠近底部的外壁通过扭簧轴(
1101
)转动连接有推杆(
11
),所述推杆(
11
)远离压筒(
10
)的一端通过扭簧轴(
1101
)与支撑座(
901
)转动连接,且所述压筒(
10
)的内腔径度大于第二丝杠(
1021
)的径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绳耐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还设有挤压组件(
12
),所述挤压组件(
12
)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
101
)和第二支架(
102
)之间的固定板(
1201


转动设置在固定板(
1201
)侧壁的螺杆(
1204


螺纹连接在螺杆(
1204
)杆壁上的
U
型板(
1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秋吉倪菲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亿力源绳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