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460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
,具体涉及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

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技术介绍

[0002]小型压水堆核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为:一回路将堆芯核反应的热能导出到二回路,产生过饱和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蒸汽产生方式为核反应放热

为了保证核电厂正常运行,须对核反应进行较为精确的反应性控制

[0003]反应性控制方式主要有控制棒方式和化学控制方式,其中化学控制须通过规模庞大的一回路辅助系统来实现

小型压水堆核电厂的一回路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

余热排出系统

核取样系统

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等

由于这些一回路辅助系统与一回路联系密切,其设备及管道具有较高的放射性

出于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等角度考虑,包容堆芯和一回路设备

管道的反应堆厂房的体量不能过大,其能够容纳的物项有限,因此须设置单独的核辅助厂房以容纳规模庞大且具有较高放射性的一回路辅助系统物项

此外,核辅助厂房内还须布置必要的支持性系统物项,比如,电仪系统

各类通风系统和疏水排气系统等,以实现对一回路辅助系统的运行控制

环境保持和副产物收集,保证一回路辅助系统的可靠运行

[0004]在现有小型压水堆布置结构下,核辅助厂房不但容纳了上述必要的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性系统,还布置了硼回收系统

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硼回收系统

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系统与一回路不直接相关,也并非连续运行,且物项繁多

尺寸巨大,极大地提高了厂房布置难度,也增加了厂房体量和造价

并且,现有核辅助厂房布置结构还至少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物项布置位置不合理,导致联通管线过长;厂房跨度过大,设置较多吊装洞,设备运输路径复杂;大量高放射性罐体紧邻厂房外墙布置,对辐射防护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

小型压水堆核电厂,该核辅助厂房布置更为合理,大大减少了厂房内物项,降低了总体布置难度,对人员更为友好,且经济性更突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包括:
[0008]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
[0009]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

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
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

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

[0010]优选的是,在地下二层内,将核取样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

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

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0011]优选的是,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内,将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废气处理设备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

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

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

阀门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0012]优选的是,在地上三层内,将碘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

排烟机房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0013]优选的是,在地上四层内,将核辅助厂房的送风

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地上四层的功能区三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

[0014]优选的是,本布置方法还包括:在核辅助厂房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楼梯间和
/
或电梯间,并通过走廊连通

[0015]优选的是,在地上一层内布置屏蔽转运车间,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

[0016]优选的是,在楼梯间布置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在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布置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0017]优选的是,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
I
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与反应堆厂房共用同一底板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在竖直方向上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
[0019]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功能区一

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功能区一设于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设有走廊,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用于布置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功能区三用于布置高放射性的过滤器

除盐器隔间

[0020]优选的是,走廊包括第一走廊

第二走廊以及第三走廊,其中,第一走廊和第二走廊分别设于功能区二的两侧,且第一走廊处于功能区一与功能区二之间,第二走廊处于功能区二与功能区三之间,第三走廊设于功能区二的一端,并与第一走廊

第二走廊分别连通,使得走廊整体呈倒
π


[0021]优选的是,功能区一的一端紧邻反应堆厂房设置,在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楼梯间和
/
或第一电梯间,在核辅助厂房内与第一楼梯间和
/
或第一电梯间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楼梯间和
/
或第二电梯间,第一楼梯间和
/
或第一电梯间

第二楼梯间和
/
或第二电梯间均与走廊连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有功能区一
(1)、
功能区二
(2)
以及功能区三
(3)
,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

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二层内,将核取样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

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

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内,将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废气处理设备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

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

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

阀门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三层内,将碘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

排烟机房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四层内,将核辅助厂房的送风

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地上四层的功能区三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核辅助厂房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楼梯间和
/
或电梯间,并通过走廊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一层内布置屏蔽转运车间,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楼梯间布置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在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布置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
I
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与反应堆厂房共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山贾小攀贝晨谷振杰白冰鹤苏锦成郝冬樊彦芳褚松良吴巧英薛静王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