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50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含内部流道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外部温度进行仿真,获得若干组不同热载荷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热流密度和第一表面温度;建立一体化堆顶组件自然风冷模型,根据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表面热流密度进行仿真,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第二表面温度;采用插值法确定第一表面温度和第二表面温度之间的平衡点温度,即为所需的分析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场分析
,具体为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控制棒驱动机构
(CRDM)
,是核电反应堆中的一种步进式提升机构,通过以一定次序对磁轭线圈通电,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提起

保持或插入,从而改变控制棒组件在反应堆堆芯中的深度,以实施反应堆的启动

停堆

调节功率

负荷跟踪以及事故工况下的紧急停堆保护等目的,是控制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

[0004]控制棒驱动机构
(CRDM)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主要来源于磁轭线圈的发热以及来自堆芯内部冷却剂的热虹吸作用

为了保证
CRDM
的磁轭线圈不超温,确保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含内部流道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外部温度进行仿真,获得若干组不同热载荷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表面热流密度和第一表面温度;建立一体化堆顶组件自然风冷模型,根据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表面热流密度进行仿真,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第二表面温度;基于插值法确定第一表面温度和第二表面温度之间的平衡点温度,即为所需的分析结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模型为单组包含内部流道结构的控制棒驱动机构三维或二维模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不同的外部温度进行仿真,具体为:设置磁轭线圈发热量;设置外界空气温度和壁面换热系数;设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金属导热系数;设置冷却剂不同温度下的水物性以模拟冷热密度差引起的热虹吸;设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底部温度为反应堆上封头冷却剂温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堆顶组件自然风冷模型为一体化堆顶组件全场自然风冷三维流道模型,至少包括围筒内部空气域和外部大空间

压力容器上封头保温层以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外部轮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表面热流密度进行仿真,包括:将控制棒驱动机构模型仿真结果中确定的热流密度,设置为一体化堆顶组件自然风冷模型中,控制棒驱动机构外壁面的热流密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亮陈俨李树莹白宇飞张伟蒋兴姚彦贵佟辉郑明光艾卫江李成武唐力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